玉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像一顆明珠,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放射出燦爛的光輝。玉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譽滿天下,玉在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流傳久遠,為人們所喜愛,被奉為寶物,不僅僅因為玉質優良,為世罕有,而且它在歷代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各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因此,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玉有著民族傳統的內涵,它是物質的觀念,又是社會的、文化的綜合觀念。
玉器經過數千年的繼承和發展,從史前的古樸、雅拙到秦漢的雄渾豪放,再發展到明清的玲瓏剔透、博大精深,經歷了一個由"物-神-人-物"的發展歷程,是不同時代、不同思想觀念下的不同產物,長期以來,相輔相乘,取長補短,最終百川歸流,殊路同歸,共同構成七千多年璀燦奪目的中華玉文化。
"玉"字的概念,即玉象形字初意三塊美玉用一根絲繩貫穿起來,是"豐"型。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征萬物,"三玉之連"代表天地人參通。玉代表人間禍福的主宰。所以古人有"黃金有價玉無價,藏金不如藏玉",后世流行的"寶"字,是"玉"和"家"的合字,這是以"玉"被私有顯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古代玉價值連城,為了占有它,不惜去發動戰爭。如"完璧歸趙","和氏之璧"。
古代人們認識玉以后,繼而賦予玉社會文化觀念。儒家的道德觀念比附玉物理性質的各種特征,"君子比德于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使玉成為仁、智、義、禮、樂、忠、信、德、道等社會道德的象征。宗教方面,用玉制作儀禮祭祀之器,并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周禮》中規定:"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在政治方面,玉做為權力的象征,身份的標記,財富的體現。正如"抽擇玉之屬性,賦以哲學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賦以陰陽思想而宗教化;比較玉之尺度,賦以爵位等級而政治化"。
這一切為人們愛玉、崇玉、敬玉提供了精神支柱。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對玉的愛好, 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 玉有著豐富的精神內容,它象徽著高貴、純潔、友誼、吉祥、乎和、美麗。中國古代以玉為寶,中國古代有"寶,玉也"、"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可見寶同玉為同義語。玉非常珍貴:國家之寶,皇室之珍,連城之壁,皇帝之璽,都離不開玉。玉是友誼、和平的象征物。
幾千年來,玉聯結了新疆與內地各族人民的友誼,也是諸侯城下之盟和戰爭議和的標記,更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信物。在中國語言文字中,玉成為美的同義語。從“玉”字的漢字有約500個,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描述,許多都加了個“玉”字,如玉女、玉手、玉容、玉照、玉體……即便是為正義作出犧牲,也以“玉碎”來形容。"王顏"、"玉人"、"玉言"、"玉潔冰清"、"寧為玉碎"。不少人的名字也離不開玉。中國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兇,人們以玉為美為榮為貴,玉成為人們習俗生活的一部分。《禮記》中所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在中國文學藝術中,用玉的故事寫下了許多動人的篇章,如《紅樓夢》中賈寶玉所佩的"通靈寶玉"玉佩,演出了一幕幕多么動人的人間劇。
玉是如此神圣美麗的瑰寶, 因而在中華各族人民中流傳著許多關於王的來歷的動人傳說。 玉作為裝飾品,作為信物,作為法器,作為禮物,都是實用的,都與人類息息相關。玉的美感源于此,終于此。玉的美學追求歌頌的,是自然的象征,它是于、地、虹、日、月,是中國的宇宙觀念。它是精神,是意念,是理想,更是中華民族對美的追求和升華。
玉文化是中國深奧的一種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有關玉的趣聞逸事,更是豐富多彩、光芒四射,讓人目不暇接。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字簡述
下一篇:和田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