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都斯坦薄胎紋飾瓶
中國是一個崇尚玉器的國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其豐富多采的造型,精美絕倫的紋飾、精湛嫻熟的制作技藝,形成了優秀的傳統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華夏文明史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在世界藝術百花叢中,也是一支獨放異彩的奇葩。
玉雕造型來源于遠古時代的石器、彩陶和后來的青銅器,以至發展到精巧瑰麗的玩賞品。玉雕器皿是諸多玉器品類的一種,每一個品種經長期的發展演變,都彰顯出特征鮮明,個性突出,形式優美的特點。而玉雕器皿造型多仿于清代玉器和古代青銅器,它傳統性強,造型自然,意在實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賦予它以裝飾,更體現人們的美學觀念。
玉雕器皿具有雙重性,一是實用性,二是欣賞性。它的構思與工藝涉及美學、史學、幾何學和建筑學,所以在創作造型時,重點要突出作品的整體感。所謂整體感,是指玉雕造型等。不論表現何種題材的內容,都應選擇適宜整體造型的表現形式,而不宜將作品雕琢的繁縟和瑣碎。造型的整體有助于體現玉雕作品的材質美和人們欣賞的視覺美。
如何體現玉雕器皿件的造型,其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首先,從其造型特點,兼顧其用途,大致分為爐、瓶、壺、塔、鼎、爵、匝、薰七大類。它們的共同特點可以盛水、酒。在工藝上講,就是有一個放水的“膛子”,這是與其他品種的區別。因此,它不僅對玉料的質地、形狀、色澤、大小有一定的要求,還要講究對稱、比例、結構、空間等等,這就是器皿造型的基本要素。
1、對稱。玉雕器皿造型具有周正、規矩、穩重的特點。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對稱的原理。設計時,先要把中軸線和中心點批準,不論在設計爐、瓶、壺、塔、鼎、匝、盤、杯等造型,這是至關重要的。如設計制作三足圓爐,其爐體的俯視面為菱形面,將兩個對角連接成垂直交叉的十字線交叉點,確定為中心點,其十字線就是器皿設計時不可少的對稱中心軸線。掌握了中心軸線,就掌握了對稱的關鍵,比如器皿的口、底、身和兩邊的吞頭,香草、圈環、紋飾等都要符合中心對稱的要求。
2、比例。玉雕工藝作為主體雕刻和其他工藝品一樣,在設計制作時必須注意比例的和諧及造型的協調、穩妥。比例主要包括器物本身各部分的比例關系和器物與器物之間的比例關系。
玉器工藝品各部分之間的比例應構成美的感覺,如同一個人,頭、身、四肢和軀干各部分都有一個比例。玉雕器皿件也同樣要求各部分的比例要適度配合,才能產生美感。相反,比例失調,會給玉器產品的造型帶來嚴重缺陷。
3、結構。一個器皿的結構是由多個部分組成,有口、頸、耳、肩、腹;腹有底,底有膛,有柄、有足或有蓋,有鈕等。它們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與否,對器物的造型起著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不重視結構,把結構搞錯,就會感到別扭、不舒服,千變萬變,結構不能變。結構要合理、準確,符合規律。
除了上述基本要素外,還要注意器皿造型的幾種對比關系。
1、器皿外輪廓線的對比。要使器皿造型有變化,主要是對器皿的外輪廓線進行改變。不同造型的器皿,只要抓住線與線之間的對比關系,就能使造型豐富多采。把不同類型的線組合在造型上,使它們產生對比效果。如直線和曲線形成對比,微曲線和曲度大的弧線的對比,形體大的方形和圓形的對比等。
把兩種不同性質的線型組織在同一個造型上,以一種線型為主,所占的比重較大,在視覺上顯得比較突出,另一種線就起到對比和襯托的作用,這樣的造型自然,也就形成了器皿形狀的特點和名稱。如:以曲線為主的瓶、壺與直線為主的瓶、壺,產生出來的造型就不一樣,一種為方瓶、方壺,一種為圓瓶、圓壺。外輪廓的微曲線和曲度大的弧線所組成的爐,就會產生出不同風格特點的南方爐和北方爐,一個顯得秀氣,一個顯得厚實。直線組成的口和底足與圓曲線的肚身組合,就會形成別具一格的方口、圓肚造型,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2、器皿體量的對比。體量是指形體各部分的體積,在視覺上感到的份量。體量的對比是指造型有比較明確分界線的各部分之間,體積份量、輕重之間的對比關系。運用造型不同部分體量關系的對比手法,以增加形體的變化,從而使造型的主次關系分明、款式特點突出。
在運用體量對比手法時,應注意適度,對比關系要協調。如“上頸長、腹肚偏下,稱為蒜頭瓶;上頸短、底足矮、腹部居中稱圓肚瓶、方肚瓶等。如果體量對比過于懸殊,或是太接近,或是互相聯系不到一起,就會造成不協調,甚至使這種造型給人以畸形的感覺。
3、虛實空間的對比。器皿造型是占有一定空間的立體造型,造型的實體所占據的空間,稱之為實空間,造型的實體之外,圍繞著實體和配件所形成的空間,在視覺上與實體有一定的聯系,稱之為虛空間??臻g的對比關系是指實空間與虛空間的對比關系。
合理的組織和安排造型的空間,和利用好空間的虛實對比關系,使造型變化豐富,增加氣氛,它是器皿造型設計的一種處理手法。如:雙鏈瓶的空間虛實對比,瓶為實體,提頭和兩根鏈條圍繞瓶這個實體形成的虛空間,它們之間組織的虛實比例要恰當,鏈條拉得過長或過短都會影響整體的美。還有各種壺、鼎、爐、爵杯、提梁等的空間虛實對比。
玉雕器皿品種繁雜,要在千變萬化的造型中,找到規律,抓住要點,不斷地探索,才能使器皿造型更加優美,更加千姿百態,豐富多采。
(高毅進:揚州人,中國玉雕大師,從事玉雕技藝工作近30年,在繼承青銅器、古玉等傳統造型的基礎上,大膽開發,推陳出新,為揚州玉雕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道教的用玉思想和用玉方式
下一篇:青玉—薄胎紋飾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