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田玉研討會,于2002年在和田、2004年在烏魯木齊市分別舉辦過兩次,這兩次研討會在業界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弘揚和田玉玉文化,推廣和田玉玉器,提升和田玉玉雕技藝,擴大和田玉市場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讓新疆特色資源和田玉走向全國,跨出國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時隔6年之后,將于2010年8月6日起,在新疆昆侖賓館舉辦第三次中國和田玉研討會。
6年來,新疆和田玉行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是:
1、和田玉市場規??涨皵U大,市場繁榮。
據自治區工美協會普查結果,截至2009年底新疆共有玉石加工銷售企業近3000余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其中加工企業100余家,玉雕藝人2600余人,年生產銷售額約28億元。
2、玉雕人才茁壯成長,工藝水平迅速提高,珍品、精品不斷涌現。
從2005年開始每2年一次,新疆寶協在玉雕藝人中評選玉雕大師和玉雕工藝師。新疆現有中國玉雕大師6人,新疆玉雕大師23人,玉雕工藝師47人,他們是新疆玉雕業的骨干和領軍人物。
特別可喜的是新疆職業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開辦了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大專班,已經向社會輸送了200余人,在校生還有300余人,這里成為新疆培養玉雕人才的重要基地。
自2004年開始,新疆寶協在業內開展國石杯玉雕精品展評活動,目的是促進玉雕藝人提高整體水平,為玉雕藝人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6年來,共收到參展作品2465件,其中獲金獎(精品獎)174件,銀獎298件,銅獎389件,優秀作品獎540件。獲獎作品占參展作品總數的60%,本地玉雕藝人的作品獲獎率逐年上升,2009年本土藝人有74件作品分別獲金、銀、銅獎,占金、銀、銅獎總數的55%。
自天工獎創立以來,新疆寶協全力支持,每年都從國石杯玉雕精品展中精選部分珍品參加評選。8年來,新疆參選作品共獲金獎8件,銀獎19件,銅獎30件,最佳工藝獎12件,最佳創意獎8頂,優秀作品獎171件,獲獎數逐年增加,特別是2009年,新疆在天工獎評選中獲得了創記錄的豐收,獲得金獎2件,銀獎4件,銅獎12件,最佳創意獎3件,最佳工藝獎1件,優秀作品獎32件,獲獎作品中19件出自新疆藝人之手,充分體現了新疆玉雕技藝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特別可喜的是一批70后、80后的年輕人,登上了天工獎金獎、銀獎的領獎臺,如獲金獎作品《侍茶牌》的作者馬秀芳、王維紅兩位玉雕大師都是70后,獲銀獎作品《開天辟地》的作者新疆玉雕工藝師羅永東、白玉《如意擺件》的作者之一劉劍剛(新疆玉雕大師)也是70后,以作品白玉《英雄》第一次參加天工獎評選獲得銀獎的新疆玉雕工藝師馬健,年僅29歲,他們是新疆玉雕業的新希望。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吳元全:從街頭畫匠到玉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