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文物局、遼寧省文物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主辦,北京藝術博物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承辦,《時空穿越——紅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2012年4月18日下午在位于明清寶剎萬壽寺內的北京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展期兩個月。
《時空穿越——紅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由104套(107件)展品組成,展覽由“閃石為主,兼及其它”、“仿生突出,動物崇拜”、“幾何造型,抽象莫測”、“玉以通神,器以載禮”、“玉器傳統,繼承創新”六個部分組成,旨在較為全面展示紅山文化玉器獨特的文化內涵。
紅山文化玉器的巫玉和禮玉特色,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精神領域變革對社會結構影響力的重要證據。紅山文化的玉龍與玉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龍鳳崇拜的源頭之一,對中國古代玉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展覽使觀眾不僅能夠感受到紅山文化玉器的外在特征,而且能夠了解紅山文化玉器所反映的精神內涵。
紅山文化,距今約6500—5000年,是我國北方地區一支重要的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于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和河北北部。它以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壇廟冢遺址和玉器為特征,以不同規模的聚落形式構成比較復雜的社會結構,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源頭。
本展覽包括迄今所能見到的玉人、玉鳳、雙鸮玉飾、鳥獸紋玉佩等孤品;體現不同工藝細節的玉雕龍、玉鳥,以及造型別致的勾云形玉器、帶齒獸面形玉器、雙人首三孔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等,品種幾乎涵蓋紅山文化出土玉器的各種類型,是此類玉器最集中最具規模的一次亮相。出土玉器作為時代和文化性質無可爭議的文物,是紅山文化玉器研究和鑒定的標準器,也是社會認知紅山文化玉器的標桿。
展覽開幕次日還將舉辦學術報告會,屆時將邀請郭大順(中國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周曉晶(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理事、遼寧省博物館研究員)、徐琳(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來柱(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雷廣臻(遼寧省牛河梁紅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研究院院長)等專家學者就紅山文化玉器做主題報告,他們將為與會者帶來紅山文化玉器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的考古發現。該學術報告會將大大提升展覽含金量,從而使展覽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具有學術性,不僅適合普通大眾觀看,而且具有較強的專業視角。
《時空穿越——紅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是2011年4月本館推出的《神圣與精致---良渚文化玉器展》的姊妹篇。這樣前后相繼的兩個展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北南輝映的兩大玉文化系統在首都北京的首次呈現,精心的策劃,獨特的視角,相信會給觀眾帶來別樣的感覺。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