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的“國石”。早在新石器時代,昆侖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了和田玉,并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后來的“絲綢之路”的前身。
新疆的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車—喀什庫爾干、和田—于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北坡。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并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后呈脂狀光澤。
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巖中。經長期分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塊稱為籽玉,在巖層中開采的稱山料?,F已發現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后,和田玉成為主要玉材,均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開采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彌勒塔山中。
目前,和田玉和陜西藍田玉、河南南陽玉、甘肅酒泉玉、遼寧岫巖玉并稱為中國五大名玉。
和田玉按顏色可分類為:
羊脂白玉
表示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淡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
白玉
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致密細膩,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至微透明狀,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
青白玉
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狀,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
顏色有青至深青、灰青、黃綠等中等-深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碧玉
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墨玉
顏色呈灰黑-黑色(占30%以上),致色因素是因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體。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黃玉
淺—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糖玉
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氧化錳質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糖色部分占到整件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按和田玉產出的情況,自古以來就分為山產和水產兩種。現代玉石行業則根據和田玉產出狀態的不同情況,將其分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種。
1、山料
山料又稱山玉、碴子玉、古代叫“寶蓋玉”,指產于山上的原生玉礦。山料的特點是塊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狀,表面粗糙,斷口參差不齊,玉石內部質量難以把握,質地常不如子玉。但山料是各種玉料的母源,同時也是玉石的主要來源,不同的玉石品種都有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2、山流水
山流水名稱由采玉和琢玉藝人命名,是一個很富有詩意的名稱,即指原生玉礦石經風化崩落,并經洪水沖刷搬運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圓,地質學稱為“次棱角狀”,距原生礦較近,表面較光滑。山流水原料中有一部分又稱為“戈壁料”,是玉石在戈壁灘上經千百萬年的風吹雨打風化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卻油亮光潤,也是很奇異又有特色的玉石原料。
3、子玉
子玉又名子兒玉,是指原生玉礦被流水沖刷搬運到河流中被“磨圓”玉石,它分布于現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沖積扇和階地中,玉石露于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點是形態為卵石形,一般塊度較小,表面光滑,因為經河水長距離和長期的搬運、沖刷、磨蝕,“大浪淘沙”保留了玉石中最為致密堅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質量較好,內部質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子玉和山料一樣有各種顏色和質地,主要產于昆侖山水量較大的幾條河流,如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葉爾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階地中。
和田玉是我國傳統的玉石品種之一,它以精良細膩的質地、純靜怡人的色澤“體如凝脂,精光內蘊,質厚溫潤,脈理緊密,聲音洪亮”在傳統玉石中占據首屈一指的地位,其質地溫潤細膩。
秦始皇開始,中國實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為帝王玉。皇宮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別是象征皇權的玉璽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絕大多數是和田玉。
玉文化是歷史最悠久、最能代表東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與尊貴。2003年10月底歷經幾年時間的中國“國玉”評選工作結束。內蒙古巴林石被冠以“美石”之一,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同時獲得“美玉”稱號。被中國寶玉石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國石”。
和田玉具有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上好的和田玉原料在資源上更是非常稀有。隨著開采量的不斷增加會越來越少。和田玉的制作工藝屬傳統民族工藝,靠設計家和藝術家手工雕刻而成。而且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的主題、文化和藝術特點,頗具收藏價值。玉石文化在中國有濃重的文化氣息,玉器一直是帝王將相、富貴家庭的喜愛和收藏重點。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玩新疆和田,順帶看仔料
下一篇:白玉子料-如意八仙壺賞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