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光白籽?玉石市場上習慣將不帶次生膚色的白玉籽料稱為光白籽。與人類膚色和個性千差萬別類似,屬于“物”類的籽料個體也各不相同,這是籽玉的魅力之一,也是其與其它結構穩定單一的寶石本質上的區別。
在玩玉過程中,很多說法是比較常見的:我這個料子不帶皮,是光白籽,所以品質非常好。還有人喜歡說:你這個料子白度細度都不錯,可惜不帶皮,我這個帶皮的才值錢。這些說話有的是玩家的錯誤認知,有些是商家的誤導。對于
和田玉來講,什么都不能太絕對。
先說第一個問題,光白籽就一定品質好嗎?品質好的料子就不能帶皮嗎?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正常籽料從山料、自然脫落的山料、山流水、籽料、籽料帶皮、帶皮的籽料是有一個演化過程的,只有處于倒數第二個階段的優質籽料,才能形成不帶色、品質優秀的光白籽,最后一個階段的任何籽料,即使是頂級細度的籽料,仍然會帶皮色,其他階段的衍變中的籽料,由于沒有豐富的礦物質的環境,就算是品質不佳的籽料,也不可能帶上皮色。最簡單的例子,白玉河上游的籽料就極少是帶皮色的,但是大量的沒細度的料子隨處可見。個頭大的生料子很多,也確實是籽料的模樣。光白籽,應該這樣理解:部分不帶皮的籽料,品質很出眾;部分帶皮的籽料,品質很出眾。如果認定光白籽就一定品質好或者帶皮的料子就值錢,那就是要吃藥的前奏。
關于第二個問題,籽料一帶皮就身價倍增了?身價倍增的帶皮籽料是有的,但是有三個前提:第一、白度細度都到位,也就是說優質帶皮籽料的前提就是至少它是一個優質的光白料;第二,皮長在干凈的肉上,也就是說,皮下的肉不能有白皮、白點、棉點、僵點、石皮等等,必須長在干凈的好肉上才有價值;第三,皮色喜人,簡單的說,棗紅、灑紅、灑金是皮色的三甲,少部分的秋梨皮也是亮點。
下面用圖片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
一片花的光白籽
肉很松的光白籽
都是棉點的光白籽
這么一點點皮色,不能增加料子的實際價值,等同于沒有。
皮色不錯,可惜料子是青白底,價格不能太貴!
皮色不錯,但是太散,價值不大
這皮色,真難看!還要給料子減分,不如同等質地光白!
形成沁色了,皮下的肉不干凈
皮子下面都是白皮子,具體價格不應該比同等品質的光白貴!
皮子下面都是活僵
決定籽料價值的是內在品質,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不管籽料成因如何,渾厚、細密、純凈、溫潤是它最重要的特質,然后才是白度、形狀、塊度和皮色。在帶色籽料過度受寵,導致加色橫行、神仙難斷的今天,不少人返璞歸真,熱捧光白籽。
偏好各有不同,但不能本末倒置。就像追色風潮誤導了很多人,也不能認為光白籽就是好的,選擇光白籽也有值得留意之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大塊度的光白籽極少
籽料在環境復雜的河床里歷經千萬年的磨礪,質地細凈厚潤,能百毒不侵者,確實是極品。但現實看到的,除非山流水料,大塊度的光白籽極少,若有幸遇見且價格不高,可謂中彩。
2、光白籽嫩、透的居多
此前有玉友談到“老熟”的概念,用來評價籽玉很好很貼切,純光白籽大多較嫩透。有些質很細卻透,“水頭”過了;有些老氣,但質粗。最多見的,是介于山流水和籽料之間,伴有漿斑玉花或傷痕綹裂,卻不受侵。
3、對古玉不留皮的看法
很多人為了批判炒皮色風潮,舉出古玉不留皮的事實,說明光白籽才是最好的,俺認為偏頗了。古人不留皮是恪守首德次符的文化價值觀,最好的灑金羊脂都要將皮色去干凈,何以反推只有光白籽最好呢?當然,今日如果本質的細凈厚潤相當,僅因皮色有無而價格迥異,無疑該選擇光白籽。
4、該有的警惕
因為質好且塊度大的光白籽稀少,大眾又很接受光白籽就是因為百毒不侵所以質高,前些年磨光籽就是從小料開始的。早在2001年時,就有不少地攤上有成堆的磨光“光白籽”,今天依然是這樣。從造假成本來講,偽光白籽成本是最低的。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生如夏蟲(二)——蝸牛之歌
下一篇:生如夏蟲(三)——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