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料”是玉石市場上常用到的一個詞語,而且一般和“昂貴”連用。那么什么是“老坑料”呢?
嚴格地說,“老坑料”是指以前比較古遠的一些著名的玉石礦坑的料子(大概是沒有開采完全,現在偶爾會有一點料子面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嘛,古人在開采玉石的時候,應該是在有一定的探測的基礎上,選擇相對質優的礦脈開采的(質優的標準應該是美觀而易于加工),所以相對而言,“老坑料”的玉石質量要比較好一些。就我個人理解,老坑料的最大特點是料子“熟得透”。
什么是“熟得透”呢?就是說料子油潤利索,料性純正,水頭合適,似透非透得剛剛好。相對而言,“新坑料”往往水頭過大或者料性不純水頭太小,加工起來也容易“起性”,比較有難度。
因人們最先是在河中采料所以叫老礦坑。河中可供采的料越來越少后,人們就主要以山上采料為主,山上的礦坑相對老礦坑就叫新礦坑。因新坑料沒有經風吹日曬、河水搬運碰摩及浸潤,礦物顆粒一般較大,結構致密度也差,故品質相對較差。
久而久之,就現在的市場而言,老坑料已經成為“熟得透”的料子的代名詞了,即使是“老坑”出來的沒有熟透的個別料子,也會被當做“新坑料”來對待。
另外,對于籽料而言,市場上大體也是把“熟得特別透”的料子叫“老坑料”。但是對于精品白籽而言,我個人覺得用“新料子”小白羊脂做戒面是最驚艷的,但是“老坑料”更耐玩,容易“冒油”。
如果說白玉看白度是初級的話,看細度和密度就是中級,而會看老熟度就是高級了,很多老玩家其實是從料的老熟度來判斷料的產地及品質的,但這要有相當的看料經驗,怎樣來看料的老熟度呢?一句話老氣成熟度高的料是好料,老氣的另一面就是嫩,象青海料就是典型的嫩料,籽料老嫩的差別也很大的,越老氣的料就越好,成熟度怎么來理解呢?其實很簡單,你去看看深秋熟透的果實,就是那種感覺,沉甸甸帶著內光深成而不浮透。
上圖就是比較典型的“新坑料”,料性不夠純,油潤度不夠好,水頭不夠,視覺發悶。
上圖是兩個特征明顯的“老坑料”,料性熟透,油潤細膩,透著老氣。嚴格地說,這兩個勒子的料子不屬于純凈料子,但是由于料性太好,所以看上去就很舒服,翳糖就像是天然俏色。
上圖就是被稱為“新料子”的羊脂小白,雖是“新料子”,但是也有適合的用途——制作戒面特別驚艷!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墨玉青花作品鑒賞—“入云深處”賞“高山流水”
下一篇:花鳥傳情——江蘇省玉石雕刻大師殷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