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2009年封面作品《香山九老圖》
圖注:2012年封面作品《錦繡春色》
圖注:2008年封面作品《十二生肖印章》
“天工獎”是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于2002年創立的一項專業評比活動,是業界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權威獎項。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十二屆,每年在評獎之后都會出版一本獲獎作品典藏集,其封面圖片的作品往往是某類玉雕題材在當代的集大成者,昭示著玉雕收藏界審美志趣的新走向。當然,毫無疑問,它們均出自現今中國玉雕名家之手,本身有著極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美學價值。
出于從代表題材、代表作者和代表作品三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編者擇選出其中的五件金獎作品予以解讀,它們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玉雕的藝術精髓,亦充滿著濃郁而厚重的當代人文氣息。它們是中國當代玉雕史的重要構成,是中國玉文化發展脈絡中新的經典。
翡翠《香山九老圖》是一件具有鮮明“北派山子”特色的作品,由宋世義、黃鴻、蔚長海三位國家級大師精心雕琢而成。該作品的布局汲取清代玉雕山子設計精髓,將北派玉雕山子氣魄與歷史典故結合,以古典題材《香山九老圖》為藍本,依勢造型;采用散點透視布局,鏤雕、浮雕并重的技法;構圖上采用高遠、深遠、平遠的“三遠法”,使作品層次分明,前后呼應;人物處理上比例合理,動態自然,達到了形神兼備的效果。
這樣大體積、多色彩且質地勻一的翡翠原料本身十分珍貴,三位玉雕國手的精湛技藝更是賦予這件作品不同凡響的藝術價值。香山九老的題材表現了中國傳統文人對山水田園風情的無限向往,極富人文氣息,堪稱是一件具備極高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收藏珍品。
自古揚州玉器精品迭出,清乾隆時期達到頂峰,揚州山子也成為清宮重要貢品,因其圓潤渾樸又不失典雅靈秀的風格極具審美價值,且以優美山水或古籍典故為內容的圖景往往飽含吉祥寓意,備受皇家青睞。
2011年《“天工獎”典藏集》分為乾、坤兩卷,乾卷封面為汪德海大師領銜創作的和田玉山子《天音》,這件作品一改傳統揚州山子雕的內雕手法,轉向外雕,挖空一部分背底,讓鏤雕的樹木高于構圖面,層次更加分明,創意堪稱獨到,是揚州山子在當代中國新風貌的代表。
2011年《“天工獎”典藏集》坤卷封面是吳徳昇大師的一件人物題材作品,結構精準,細節處理頗具吳徳昇大師的個人藝術特色——合理夸張、收放自如、風神絕佳,俏色技藝的運用亦出神入化。
此作以水晶雕刻而成,韻勢磅礴、端寧大氣。繁復而有序的結構層次體現出作者超凡的空間構思能力和對作品的宏觀掌控力。仵應汶大師堪稱當代中國水晶佛造像雕刻第一人,他帶領的創作團隊不僅對造像的比例、神韻有著極準確的把握,亦對佛學有著一定的理解和領悟,這種工藝背后的文化滋養,是仵應汶水晶佛像真正魅力的源泉。
花鳥
向往田園、大自然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常見情懷,花鳥玉雕恰恰迎合了國人的這種心理需求,因而成為玉雕中一種穩定且重要的題材,并隨著歷史發展逐漸呈現越來越精美的面貌。王金忠大師以花鳥題材見長,深得院體花鳥尤其是宋代工筆花鳥的精髓。他的作品大多選擇帶皮色的和田玉籽料,通過對皮色的巧妙處理和運用,既體現出了材質本身的特質,也讓作品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他的作品雅麗、靈巧,把藝術的美感和精致的雕琢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瑞獸
此套作品為十二件瑞獸印章配一印泥圓盒,所選材質皆為上佳的和田玉籽料,質地白潤、皮色天然。
黃罕勇是以瑞獸題材見長的海派玉雕大師,在這套作品的創作中,他運用簡約流暢的線條、飽滿圓融的造型、繁簡適度的雕刻工藝表達了精絕的創意,體現出新一代年輕玉雕大師活躍的創作思想以及堅實的傳統文化功力。
截至目前,《“天工獎”典藏集》封面作品中還缺少“器皿”這一類別。誠然,玉雕界不乏器皿創作的高手,但是因為器皿制作對玉料體積、色彩和質地的均勻度均有著更高要求,且因為器形多樣、風格迥異,會帶給藏家更為豐富的審美期待,因而要在眾多器皿玉雕中選出更具代表意義的作品似乎難度更大,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未來的“封面”更讓人好奇和期待。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雕中的昆蟲
下一篇:有關蝙蝠的吉祥圖案,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