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摘要
玉雕,作為藝術家寄情山水,追求、心境、情操和向往的重要載體,形成已久。
中國古代文人,大多志存高遠、心存山水。失意時,常擇風景秀麗、林泉高致處隱世而居;即便得志,也常會于公務之余,覓一山水佳處,枕云聽濤,暫忘塵世喧囂,沉潛一下浮躁的心緒。
由此流傳下的許多詩詞歌賦、游記小品,也無一不是清新雋永,風神飄舉,其中的松韻石聲、水光云影更在表現自然景致的同時,又流露出中國古文人獨有的情趣與逸致。
玉雕山水牌,大約起于明陸子岡。山水意趣與潤澤無暇的美玉一旦結合在了一起,馬上產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引得愛玉之人紛紛折腰。時至今日,玉雕山水牌更有了長足的進步。
現代玉雕師,往往以簡畫繁,寥寥幾筆,而水聲在耳,花香沁心,賞玩一塊上好的玉雕山水牌,更有身臨其境,于無聲處聽驚雷之感。
白玉子料山水牌-秋登蘭山
點評:秋高氣爽,大雁北去,臨江松柏,瓦屋陋居,朗潤山水中,漁翁獨釣,配以雅淡白玉,更顯氣韻閑逸。
背面鐫有孟浩然《秋登蘭山》詩半闕: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落有海派玉雕大師萬偉鈐印。
墨玉子料山水牌-聽聲
點評: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于此佳地,枕石聽濤,賞落日熔金,鷹擊長空,玉雖無言,濤聲卻已入耳在心。
背面韻致天成,儼然見烏云沉沉,落日將隱,暮色蒼茫中,惟蒼松聳峙。為揚派玉雕大師馮鈐作品。
墨玉子料牌-飛瀑似雨
點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水黑山,盡在方寸之間,更予人一種氣勢萬鈞、水幕滔滔之感。飛瀑流云,水聲隆隆,執玉賞玩,如身臨其境。
墨玉青花中的佳品,即便不事雕琢,仍有天成之美。亦為揚派大師馮鈐之作。
一生太短,一世太長。中國人,對于山水,似乎總有那么一份執念,奔波忙碌之余,總會不時渴望走出喧嘩,享受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閑適,在自然天地間中尋找迷失的自己。然而俗世的繁忙、生活的壓力,卻往往讓人難能成行。
在這個時候,撫玩一方美玉,輕觸它縝密細潤的肌膚及玉上清新雋永的線條圖形,感受天地給予它的靈性、作者賦予它的思想情趣,雖未遠行,卻已心近自然。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聽,美玉的聲音——荷韻清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