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枝花卉紋飾是漢族傳統吉祥紋飾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被簡稱為纏枝紋,明代又有“轉枝”之稱。其構圖機理是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再在切圓空間或波線上綴以花卉、妝點葉片,便形成了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或纏枝花果紋。
纏枝花卉紋起于漢,興于宋,在元、明、清三代達到鼎盛,并被大量運用在陶瓷、絲織品及玉雕器皿件上。纏枝紋又名“萬壽藤”,寓意本就吉祥喜慶;又因圖案本身結構繁復優美、連綿不斷,而暗含“生生不息、富貴綿長”之意。
在玉雕中,纏枝花卉紋大多出現在痕都斯坦薄胎器皿件的構圖上。
此薄胎對碗大小均等,造型端莊,質細胎薄,色澤光潤瑩潔,無瑕疵。纏枝花紋葳蕤繁復,茂盛而充滿生機,器柄處圓雕為蕉葉狀纏枝花苞,使得整器在凸顯立體感的同時,造型更為完整優美。
痕都斯坦玉器多選用青玉、青白玉、碧玉等玉材雕琢,主要分為食器與雜器兩大類,食器類有碗、杯、盤、壺等;雜器類則有瓶、罐、盒、文房用具、香爐等?!拔骼ビ窆で蔁o比,水磨磨玉薄如紙”,說的正是痕都斯坦工藝器皿。
采用痕都斯坦薄胎工藝,器形工整端莊,胎薄如紙,纏枝紋迤迡綿長,有福祿綿長之意。青玉器皿色澤古雅凝重,襯得整器既典雅又不失清麗。
碧玉也是痕都斯坦器皿件中的常用玉材,現如今的痕玉在造型設計上還大量借鑒古代瓷器、乃至青銅器的型制,更加豐富了自身的品類。
該對梅瓶整體觀之,造型優美,形制典雅,線條簡潔流暢一氣呵成。瓶面以痕都斯坦工藝雕琢,飾有纏枝花卉圖案,雕工精細,繁復有致,精美異常。梅瓶是瓷器中一種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進梅枝而得名。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關于開展第六批"新疆玉雕大師、玉雕工藝師”榮譽稱號認定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古代玉雕大師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