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圖》之一 搗沙研漿圖
過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著在砣與玉之間的沙,一點一點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從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紅沙、黑沙、黃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達到8-9度。搗沙、研漿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細程度。把搗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過程中,精細自然分層。
《琢玉圖》之二 開玉圖
把大塊的玉石分解,要用類似于鋸的工具。過去多用竹板彎成弓形,又稱弓子。圖中畫的更象鋸。開玉的弓弦是鐵絲制成的,幾根鐵絲擰成麻花股。開玉時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斷加水,慢慢把玉材“磨”開。
《琢玉圖》之三 扎砣圖
琢磨玉的輪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當于“切”。把玉材切開,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琢玉圖》之四 沖砣圖
沖砣是粗磨,相當于做胚。
《琢玉圖》之五 磨砣圖
相對沖砣來說是進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礎上磨出細節。
《琢玉圖》之六 掏膛圖
掏膛即掏膛兒。如鼻煙壺、瓶、碗、筆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兒。要在玉器上先鉆出一個眼,然后用特別的砣一點一點地把內部的玉磨掉。
《琢玉圖》之七 上花圖
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種花紋。從圖中可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號也更多。
《琢玉圖》之八 打鉆圖
打鉆是用一個管狀磨具,在玉器上鉆出圓圈狀的溝槽。鉆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圓住打掉,即可掏膛兒。圖中還有個細節,即在橫桿上掛了一個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琢玉圖》之九 透花圖
即做浮雕、鏤空。
《琢玉圖》之十 打眼圖
在玉器上磨出一個眼兒。
《琢玉圖》之十一 木砣圖
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蘆瓤作的。
《琢玉圖》之十二 皮砣圖
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拋光上亮用的。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古代玉雕大師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