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香的喜好,可說是與生俱來。香,能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于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起到頤養身心、祛穢療疾、養神養生的作用。
中國的香文化可謂由來已久。先秦時期,香料就被廣泛應用于生活。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隨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漢名醫華佗還曾利用丁香、百部等藥物制成香囊,懸掛于居室內,用以預防肺結核病。明代,甚至留下了李時珍用線香“熏諸瘡癬”來醫治病人的記載,
國人對香的喜好,促進了香文化的發展,也帶動了香具的產生、發展。香具是熏香用的一些器皿用具,除了最常見的香爐之外,還有手爐、香插、香盤、香盒等盛香器皿。
今天,玉界臻品要推介給大家的,就是揚州工藝美術大師、以爐瓶器皿見長的陳大軍老師的幾件香具作品。
首先,我們來看看香爐。香爐可以說是最常見的香具之一,其造型多種多樣,有博山爐、筒式爐、蓮花爐、鼎式爐等等。
道教素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說法,天官爐,因其雙耳弧度上翹形似天官官帽而得名。此作品以圓器型為主體,圓蓋、圓體、三圓足,浮雕獸面環繞球體表面,足部雕琢獸面、獸足,樸拙中見威嚴。整器雕工純熟,線條簡練,拋光圓潤,張馳有度,清新淡雅,凝重古樸,堪稱精品。
到了現代,由于名貴香料的日益昂貴,香爐等器具更多的成為了一種案頭賞玩器具,取而代之的,是線香的普及與香插的風行。下面,我們將要看到的,就是兩件香插類作品。
作品玉質溫潤細膩、凝脂光潔,器型古樸端莊又小巧、線條則干凈流暢,全無修飾,卻充分展現了素面器皿光潔無暇的本色美。底部落有揚州工藝美術大師陳大軍“大軍”款識。
現今的香插,大多小巧精致、盈手可握,可隨身攜帶玩賞,又可在工作之余,偷閑片刻,燃一柱細細線香,享片刻心靈安憩、神思飛逸,不亦樂乎!
此件作品造型古拙卻又不失秀麗,微微上翹、弧度優雅的雙耳,內部呈葫蘆狀的香插口,及器身優雅端莊的鳳凰紋飾都很好的體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與深厚功底。
自古以來,焚香都被視為一種雅事。香文化,也因而成為了一種“雅文化”與“精英文化”,人們焚香,感受到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愉悅,研究證明,香文化不但有助于增強人們的內在修養,對于外在氣質,也有著不小的助益呢。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創意雕刻提升美玉身價
下一篇:天津博物館藏玉器:自古國人皆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