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延續時間最悠久的一種,各個朝代的玉器反映出當時的人文思想、藝術風格,玉的器型紋飾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玉雕的中國風即是常說的仿古。仿古玉器是在某一歷史階段模仿早一個歷史階段玉器的產物,在雕琢制方面、藝術風格上惟妙惟肖,頗具神韻。如果要定義仿古玉器,它實際上是以繼承某個時代玉器特征為基準,在造型、紋飾上相似傳神。文物界的所謂仿古大多以制假、作舊、售假為目的,而玉器的仿古在此單指雕刻從紋飾、題材、造型等的仿古,它是對傳統古文化的一種尊崇與傳承。
云紋
玉器仿古的第一要素即是紋飾。紋飾是玉器上的符號,或樸實無華、或精雕細琢、或繁縟復加,每一個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紋飾,夏商周代的雙線勾勒,春秋戰國的陰刻線,五代的玉龍紋,秦漢代的云紋、龍紋、螭虎紋、谷紋、蒲紋等,唐代首創植物紋、剔地陽紋,宋元的卷草紋、獸面紋,明代的龍紋、獸面紋、谷紋、蠶紋,清代的谷紋、蒲紋、變形龍紋、山水人物紋。紋飾都有其特定的含義,云紋是對云的崇拜,谷紋象征五谷豐登,獸紋是為了辟邪,饕餮紋是為了戒貪,每個朝代都會有新的紋飾出現,有些紋飾幾乎跨越整個玉文化的歷史,有些紋飾則往往只在一個朝代使用,紋飾的種類和演變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古代玉器的特征。
云頭紋
饕餮紋
獸面紋
蒲紋
蟠螭紋
龍紋
雷紋
夔龍紋
虺紋
谷紋
各種谷紋
仿古玉器之風起于宋,而盛于明清。明清仿古玉器主要仿自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如觚、爵、鼎等,以及仿漢玉佩,如雞心佩、系璧等,形制與紋飾仿制極相似,或全仿、或局部稍加變化,古樸端莊,形成新的風格。明代玉雕紋飾,開始大量出現民俗和故事性的內容,并盛行以萬字,壽字、喜字、流云、海波、回紋、卷草等圖案為底紋或邊飾。清代在紋飾上更加繁復精細,集各個時代之大成,不但以前歷朝玉器都可以仿制,而且有很多創新。
中國的歷史很長、傳統文化很長。很長的傳統文化至今仍然體現在各個方面,無論是繼承、理解、還是與現代的結合。仿古玉器提煉出的古玉文化精髓,在模仿的基礎上將古玉文化的精髓加以繼承運用,融合當代審美觀念及設計理念,繼承創新。以現代的需求打造傳統古韻,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以體現。
仿古玉器是為向古玉文化致敬,從感情上說,是在找尋、延續傳統文化的根基,仿古需求不僅僅體現在玉器之上,近年來以音樂為代表的中國風,以文言文、古詩詞的辭藻風格置身于傳統文化背景,重新演繹純粹傳統元素,抒發中國風的獨特魅力,中國風不僅僅在音樂方面大放異彩,同時波及并延伸至到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
當iPhone橫行天下,當電子替代紙質,當新玩意兒層出不窮,骨子里仍然沉淀著中華的習俗和符號依賴著揮之不去。當高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時,還有什么理由去迷戀iPhone,有中華足矣,只需用心穿越,徜徉于盛唐、漢風、宋雅、明矩、清榮間,無復所求。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師古不泥古——陳大軍的器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