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和田玉被尊稱為“國玉”,位居四大名玉之首。它是我國玉文化的主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其底蘊之深厚,更是毋庸置疑。
時至今日,喜歡和田玉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多,人們喜歡它凝脂般的質感、斑斕的皮色、奇巧多變的造型、精美無倫的雕工,在愛它的人眼中,就連那些無傷大雅的瑕疵,看來也是天然可愛的。
那么,和田玉到底有何魅力,竟能如此呢?
一、潤如截脂,玉中君子
和田玉玉質之美,在于溫潤二字,入手生溫,熨貼如肌膚,質地內斂柔韌又透顯剛性,有種剛柔相濟的寶光感,所謂寶光內蘊,精光內斂不外如是。玉質即玉德,愛玉者貴玉之價,敬玉者修玉之德,這么一想,也難怪古人會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之語。
獨粒子料精琢而成,皮色撒金,玉質細膩,仿古金鳳,造型古典,線條流暢,把玩手中,千年漢風唐韻,仿佛眼前。
二、天成皮色,淡雅斑斕
天然的和田玉子料大多帶有皮色,也有一些山料因風吹雪蝕,化學浸染的緣故,帶有皮色。這些皮色或淡雅,或斑斕,卻都是天然形成,它們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珍寶,常能在賞玩時,予人無數的遐想與追思。
《論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直以來,山水都是中國文人雅士的最愛。此青玉山水牌巧用青玉黃皮雕作秋山,秋之古樸秀雅躍然在目。山勢挺秀峻拔,峰巔蒼鷹翱翔,遠山隱隱在目,山中秋葉將黃未落。暮色四合,迷茫煙水中,一舟橫渡半掩,似欲歸去。動與靜,遠與近,于此交匯成景。極盡簡約的雕工,無窮意境卻已映入眼底心中。
三、人文意趣,巧奪天工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早在商周時,便已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行業。幾千年文化熏陶,使得中國玉雕藝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到了明代,玉雕開始與詩詞、繪畫等傳統文人藝術結合,又因此平添了一份唯美典雅,充盈著文人雅趣。在令人愛不釋手的同時,又能給人潛移默化的道德影響。
清波澄漾柳條新,雙雙燕子歸來。作品選用白玉子料精心雕琢,玉質細膩縝密,瑩潤光潔,又以黃色子皮俏色勾勒一雙燕子,整器線條流暢,畫面簡潔清新,頗富動感,下方留有子皮一塊,背面鐫“春歸”二字。
四、天地精粹,原石之美
現代和田玉市場,時常會有一種糾結的情緒,是藏料還是藏器,更令許多藏友飽受困擾。但這一點,其實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復雜。是收藏玉器,還是收藏原石,都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一塊玉料本身色美質潤,已臻至完美,已為山岳之精,那又何必妄加雕琢呢?撫原石在手,感受玉的毛孔在手掌中安靜地呼吸,往往更能讓人由衷地感嘆造化之神奇。
白玉子料原石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年年有余,事事康寧——玉雕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