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520,信息時代的網絡情人節里充斥著快節奏的喧囂,朋友圈中滿滿的都是曬幸福、自黑以及相互之間的調侃戲謔;婚姻登記處則迎來了又一波結婚狂潮;玫瑰花和玩具熊大賣、餐館和電影院爆滿、各大商家也于此時推出了種種促銷活動……
現代如此,古代呢?在那個“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時代里,人們又是如何來傳達彼此的情意的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侃侃古代的那些定情之物。
對于定情信物,古人更多講“情”而不講“物”,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一束秀發、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為定情之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意。
《詩經·衛風·木瓜》就生動的表現了那時男女定情時的情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在那時,互贈信物,猶如互呈心意,表明自己終生不移的心志。瓜果與瓊瑤,固然價值相差很大,但其中所包蘊的情意卻是貴重而不能以價值衡量的。
古代的定情信物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但和田玉一定是其中珍貴而又較為流行的。
1、手鐲——“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手鐲在古代稱謂很多, “跳脫”就是其中一種。手鐲的質地也很多,金、木、玉、石、牙無所不有。與之相類的信物,還有簪環、戒指、臂釧等等女性隨身佩戴的首飾。
2、玉佩——“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古代大戶人家,講究“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因此很多男子都會將隨身佩戴的玉佩、玉飾送給自己心愛的女子。國人愛說天人合一,放在和田玉上,就成了人玉合一,所以《詩經》很早就有了“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詩句。
3、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古時又稱香包、香袋、香球、荷包等等。香囊既有絲質,也有金銀質乃至玉質的。因香囊是隨身之物,因此也常被用作互訴衷腸的禮物。
4、鎖——伉儷曾盟金石約,生死誓結同心鎖。
鎖在國人心中,也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中國人相信鎖能把幸福、健康與長壽永久的鎖在身邊,因此鑄造了很多各具特色、各有寓意的鎖。
這之中有富貴鎖、長命鎖,當然也包括象征愛情的同心鎖。直到現在,全國還有很多景區都為情人設置了懸掛同心鎖的地方,黃山的同心鎖,就是國內最廣為人知的所在。
中國人的本性,是含蓄而婉轉的。賞花時,看花開并蒂;觀鳥時,見鴛鴦白頭;低頭撫弄蓮子時,見蓮子青如水,頓生憐子情如水之嘆……
如此種種,細膩而潛藏,細細體味之下,不由令人于會心一笑中回味無窮。有人說,中國傳統玉文化的妙處,正體現在這些婉轉的暗喻和指代上,它濃縮著中式文化的精華,也昭示著東方文明的特點。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被譽為天地精靈的玉器內涵何在
下一篇:和田籽玉的“四度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