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是盛東西用的大口器皿。罐的歷史非常悠久,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了帶耳、帶提梁的陶罐,而直到如今,罐仍是生活中的常見器皿。
總括起來,罐的最鼎盛時期是在明代。當時的人們因“罐”與“官”諧音,而對罐情有獨鐘,罐的造型也因此愈加豐富,并出現了許多新品種。
罐的特點是廣口大腹,脛部內收,因此容量較大,儲物方便。
相比于一般的陶罐、瓷罐,和田玉罐的個頭就要小許多,所裝的物品也多是一些風雅之物,如茶葉、香料等等。
張愛玲曾在《沉香屑·第一爐香》中說,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今天,小編就請你將霉綠斑斕的銅香爐換成碧色沉凝的碧玉沉香罐,或燃上一柱線香,若有條件,當然也可以點上一爐沉香屑,在青煙裊裊中,享一刻澄心,斂一身躁氣。
碧玉為底,白玉為蓋,造型古樸莊重,鏤空白玉帶環蓋,螺口設計,有著很好的密封性,內部帶香插底座,可插線香。整器玲瓏精巧,堪可一握。
對于香的喜好,幾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芝蘭芬芳、桂花幽馥、檀味古幽……古人一直堅信,香,能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于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最終起到頤養身心、祛穢療疾、養神養生的作用。
瓜楞罐,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此瓜楞罐采用痕都斯坦薄胎工藝雕琢,器壁輕薄,打光后更顯通透。整器構圖嚴謹,花卉線條流暢優美,具有很高的工藝性。
在先秦時代,無論是士大夫還是普通百姓,都有隨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而有蓋的罐,具有極好的密封性,自然成了儲香的上好器皿。
作品造型靈秀精美,器身浮雕纏枝花紋,間中鐫刻“福祿壽”三字。整器玉質細潤,宜于把玩。
除此之外,古代的罐還常被用來盛放湯水、粥飯,那么,下面這個罐,你敢用嗎?
采用痕都斯坦薄胎工藝,器形工整端莊,胎薄如紙,纏枝紋迤迡綿長,有福祿綿長之意。青玉器皿色澤古雅凝重,配以薄胎工藝,典雅中不失清麗。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和田籽料的肉質該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