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扳指嗎?
愛看清宮劇或者對民國收藏有所了解的朋友,對扳指應有所了解。而事實上,清代也的確是扳指發展的巔峰時期。清代的又名“板指”、“班指” 或“梆指”,幾乎是八旗子弟、貴胄人家必不可少的裝飾物。
但扳指的歷史絕不僅止于清代,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華夏大地就已出現了扳指了。據考證,扳指初見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最早的扳指是一種護手工具,人們將它佩戴在勾弦的手指上,用以扣住弓弦,同時也預防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古人因此稱它為“機”,意義類似于“扳機”,表示扳指的作用相當于扳機。
清代的扳指以大小厚薄,分為文扳指與武扳指兩種。武扳指多為素面,文扳指則雕以紋飾、詩句,彰顯佩戴者的身份與地位。但總體而言,清中后期的扳指,實用性已經大為降低,更多成為了一種裝飾與身份的象征。
雨過天晴,虹落山澗,狀若飲水,壯美無端。整器黑白分明,氣韻雄渾磅礴又不失細膩。只簡單勾描,卻于方寸之間,盡展大千世界之妙。
而它的材質也因此從原來的鹿角,發展為和田玉、翡翠、犀角、象牙、等名貴物品。
墨玉扳指,水墨天成,自然洇開。設計師就勢淺浮雕山水樹木,云霧靄靄。題名“相宜”,寓“山也相宜,水也相宜,山水兩相宜”之意。
說過了扳指,我們再來說說戒指。其實戒指在我國也是源遠流長,據說秦漢時期,中國人已開始普遍佩戴戒指。戒指在古代多稱為“指環”,“戒指”之名的出現,則是元代的事情。
戒指又名傳至民間,“約指”,俗稱“鎦子”。它不但是極好的裝飾品,還常常被作為信物相互贈送,以此為證。隋唐時期,男女之間互贈指環定情便已成為通例。
素面青花水墨指環,墨色渲染山水奇景,別具素雅風情。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洋洋得意話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