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岡杯已經結束了,但子岡杯給玉雕行業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今年是子岡杯的第九屆,經過了之前的八年之癢,子岡杯似乎找到了它在未來的一個更明確的方向,于是我們在本屆子岡杯上看到了諸多的變化。
首先今年子岡杯的場地更大,展出的作品也更多了。從規模上,子岡杯有了一個大的突破。
從質量上,往年的子岡杯往往被認為是天工獎的一個預選賽,但今年子岡杯打破了人們對它的這種看法,本屆子岡杯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從創意方面,展會中有很多極富創意的玉雕作品,給了人們一個全新的視覺體驗,原來玉雕是可以做的更好的。不過我們在從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并不盡人意的作品,題材老舊,雕工一般的作品也是隨處可見,蘇州玉雕需要在精致上下更多的功夫。
獲獎作品點評
子岡杯的獲獎作品已經出爐,我們整理了其中的部分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好在哪里,又給未來的玉雕行業帶來哪些啟發呢?一起來看看吧:
金獎:《速寫江南》楊曦
▲楊曦的作品每年都會給我們帶來一個驚喜,今年的作品《速寫江南》同樣是描繪江南的作品,但卻與往年又有了很大的區別,大寫意的線條,古樸、富有韻味,也正好與作品的名稱相對應,速寫江南,意境深遠。
金獎:《八駿圖》套牌 任永輝
▲任永輝的作品《八駿圖》,傳統題材與現代藝術審美的融合,將八匹駿馬完美融入到玉石的天然紋理與色澤中,八匹駿馬神態逼真、造型各異,馬的刻畫強健有力,極富神韻。
金獎:《一曲上天梯》盧偉
▲“一曲上天梯,可當飛空錫。”源于道教張三豐真人的詩歌,表達了寧靜致遠,超塵脫俗的大自在境界。作品用淺浮雕的方式表現出拙樸的版畫風格,雕刻出一個悠遠、寧靜的田原景觀,創作非常自然、純樸,沒有任何雕刻的痕跡,卻給了我們流水似年的感覺。表達出一種返璞歸真的意境,干凈得如一首民謠,一曲山歌。
金獎:《角色》方紅根
▲一件極富動態感的作品,以紅皮和黑皮塑造出皮影夸張的造型,內容更豐富,很有視覺沖擊力。
金獎:《誰是幻影……》王一卜
▲這件作品更像一件現代意義的雕塑,題材新穎,但工藝上還可以精益求精。
金獎:《禪境佛心》曹揚
▲玉牌的創作中一般都是長方形,而這件作品從形制上做了更多的突破。作品繁簡結合,人物與風景的刻畫極為流暢,尤其是樹的雕刻,極富功底。
金獎:《朝官爐》俞挺
▲籽料的一尊香爐,雖然是一個傳統題材,但這件作品在造型上極為端莊大氣,細部雕刻完美。
金獎:《金剛經》龐然
▲龐然的傳統題材,雖無創新,但給人肅穆之感,但大體量的書法刻畫,給作品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金獎:《粣方鼎》馬洪偉
▲仿青銅器玉雕作品,按頤和園舊藏西周粣方鼎的實物進行一對一的仿制,器型大氣,雕刻細膩。
金獎:《靜觀》 徐凱
▲作品很有意境,卻并沒有太多的突破。
金獎:《夔龍紋執瓶》 朱玉峰
▲有痕都斯坦玉器的風格,紋飾略顯粗糙。
金獎:《夢·太湖》 茹月峰
▲薄胎作品,細節刻畫周到,作品很有意境。
金獎:《千手觀音》楊菊青
▲造型上似曾相識,細節的刻畫上有些生硬。
金獎:《四神鼻煙壺》 許永剛
▲如今鼻煙壺的作品很少見了,這幾件鼻煙壺做工藝細膩,雕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神獸。
金獎:《吳門遺韻》楊大釗
▲四件山水套牌,作品刻畫的很細膩,猶如四幅畫作,人物的造型以及景色遠近的布局,讓這件作品很有意境。但從整體來說,缺乏眼前一亮的感覺。
金獎:《西風烈》葛洪
▲很有現代感的玉雕印章,將雕塑的元素融入玉雕創作。
金獎:《迎來金風遍地詩》趙顯志
▲利用皮色,刻畫出一幅田園景象。但皮色的單一讓作品的畫面感有所缺失。
金獎:《至尊氣象》瞿利軍
▲仿古玉器,造型古樸大氣,雕刻難度很大。
金獎:《眾瑞呈祥,博贍同府》 蔣喜
金獎:《生如夏花》程磊
▲飾品化是未來玉雕的一個趨勢。
金獎:《十大古曲》陳冠軍
《一帶一路》 嚴建明
《水鄉漁隱》 瞿利軍
《秋風吟·陳風往》 林光
《車馬出行》 吳金星
《步步生財》 江春源、張軍
部分國外玉雕作品
在展區中有一個區域是專門展出國外玉雕師的作品,雖然在玉雕文化上有所差異,但藝術卻是共通的,發揚玉雕文化,先要走進來,才能理解如何走出去。
《滋陰補陽》 Georg Schmerholz(羅馬尼亞)
▲不管作品如何,名字好霸氣~
《圓周率的謎題》 Deborah Wilson(加拿大)
▲這是玉雕與幾何的結合。
《香盒》 Donn salt(新西蘭)
▲造型還是比較難理解。
手鐲系列 Tom Finneran(美國)
▲國外的手鐲,與我們的傳統手鐲有著不小的差異。
《漂流木女士》 Sandra Hickford(澳大利亞)
▲這件作品看起來就更容易理解了,線條很優美。
從子岡杯看未來玉雕發展趨勢
玉雕作品從傳統藝術向現代藝術的深入。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在欣賞傳統玉雕藝術的同時,需要有一些現代元素的加入,子岡杯上的很多作品都說明了這一點,造型上可能是傳統的影子,但在題材的雕刻上有了很多創新。
材質的多樣化。從此次參展的作品中我們看到很多的玉石種類,不過在這些作品中,籽料的作品所占的比重少了,而諸如碧玉、青花、黑青以及一些好的山料,卻更多了。在籽料稀缺又貴重的今天,材料的多樣化給了玉雕師們更多的選擇,也給了玉雕帶來了更多的創作空間。
堅守與創新。我們在更多的談論創新,但創新要在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對文化的深刻理解認知上,有很多玉雕一味的創新,卻忽略了玉雕創作的本質。堅守的是技藝,創新的是題材,如此玉雕行業才能走得更遠。
今年的子岡杯給了我們一些欣喜,整個蘇州玉雕行業仍然是欣欣向榮的,這是玉雕師以及行內人士還有廣大和田玉愛好者們共同造就的一個成果。而明年就是子岡杯的十周年,在十周年上子岡杯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更多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