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清供,就是在放置在室內案頭供觀賞的物品擺設,這樣的物品一般精雅玲瓏,獨富藝術氣韻,能不同程度的增加生活情趣。
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無疑是非常注重生活細節的,精雅絕倫的文房用具正是其中一例。明屠隆在所著的《考盤余事》、《文房器具箋》中詳盡記述了文房用具及其發展演變,所列品名多達數十種。
這些文房用具不乏雕琢精湛、美輪美奐的和田玉器。“文房自古多藏玉”之說,更是廣為人知。
蟀音同“帥”,因此玉雕中蟋蟀多有富貴之意。此墨玉鎮紙造型工整,線條流暢,墨色純正中略帶點點雪花狀白玉,堪稱別具韻味。
說到文房,國人第一想到的必然就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因其質地堅韌細膩,和田玉可為筆桿,也可做硯臺,但文房中用玉最多的還是鎮紙、筆洗、筆筒、水注等小巧器物。
作品選料考究,黑白分明,可謂雅韻天成。四器皆胎薄均勻,器形優雅大方,分別勾勒梅蘭竹菊,意境舒徐淡雅,別具清雅之氣。曾獲“2015百花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獎--金獎。
筆洗,就是一種用來盛水洗筆的文房用具,由于其材質和造型都非常豐富,作為不可或缺的文案小品,其不但實用而且更能作為文玩怡情養性,陶冶情操。玉筆洗也稱“玉洗”,其形制大多取材于自然景色或花卉動物,大多造型精美,玲瓏工巧。
此外,最為常見的文房用具還有印章。印章又稱“印”或“璽”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也是一種表示權利和憑信的文具。
由于印章代表著人的身份,因此古代文人是非常看重印章的。明清時期的文人多追求繪畫、書法、篆刻三種藝術融為一體的藝術風尚,文人直接參與治印的現象非常普遍。玉印由此更多的成為了收藏賞玩的藝術品。
瓦片紐素面印章,造型小巧樸拙,玉質細膩油潤,色勻潔凈,整器無瑕疵水線,既可琢作印章,也可用作掛件。
在中國,玉之所以能形成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不僅因為它在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中所占據的地位;還在于它對國人生活的浸透。
文房自古多藏玉,和田玉在文房用具中的地位,也正佐證了它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它是中國古人精致生活的體現,也是現代人心中珍貴的代名詞。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琢還是不琢,說說玉雕的工
下一篇:“兩會”當中的那些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