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因產于我國新疆和田等地而得名,是備受國人推崇的美玉,位列我國四大名玉之首。近年來,和田玉價格上漲迅速,加上許多民間資本,熱錢的投入,已把和田玉炒成了“瘋狂的石頭”。隨著國民經濟新常態的發展,目前,整個玉器行業處于低迷狀態,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和田玉的大發展到底路在何方,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擔憂和思考。筆者認為和田玉作為玉石家族中的貴族,有其自身諸多獨特之處和優勢。對其發展前景,本人持樂觀態度。
和田玉自身優勢明顯
和田玉位居中國四大名玉之首,是一個特定的玉石品種,是白色軟玉的特定名稱。和田玉白如凝脂,溫潤晶瑩,光滑細膩,天生高貴氣質。因而被稱為中國當家玉、帝王玉,其優秀的品種是世界上任何一種玉所無法比擬的。
和田玉不但美麗,而且他承載著中華文明、中華玉文化。這也是其它玉所無法企及的。考古發現證實,和田玉利用歷史已有四、五千年,開始于5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并于3500年前左右的商代中晚期,成為王室用玉。之后又被孔子賦予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君子比德于玉”從此千古傳誦。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楊伯達先生總結和田玉的內涵有五:美麗、神物、寶、德、收藏。翡翠雖然也很美麗,但它沒有這么多文化內涵,甚至有專家固執地認為,只有和田玉才是文化意義的玉,其它五彩繽紛的玉只能算市場上認可的“玉”,而不具備文化意義。這從另一角度反映了和田玉在人們心中的牢固地位。筆者認為,正是和田玉的優秀品質和文化優勢,才是人們崇尚它的最重要原因。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已使和田玉深深根植于每一位華夏兒女的思想深處。很多人購買和田玉,并非為了其升值空間,更多的時候是寄托了中國人對玉文化的特殊情結。這一點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逝,相反其價值會越來越給人予驚喜。世人對和田玉的崇尚將是永久的,這是和田玉發展的最大優勢。
盛世藏玉的大格局有利于和田玉的發展
中國自古有“盛世藏玉”之說。歷史上的盛世之期,無不是玉器業興旺發達之時。我國改革開放將近40年,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物質文化水平顯著提高,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生活品質,關注健康,關注理財和投資。而和田玉的吉祥寓意,中華民族愛玉、尊玉、饋贈、收藏、佩戴的消費習俗,使和田玉在民間倍受青睞。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徽印采用新疆和田玉制作,之后陸續推出了奧運“金鑲玉”獎牌。奧運會與和田玉的結緣,加之媒體的大力宣傳,使得和田玉在全世界的認知度更高。和田玉更加倍受關注,進一步深入人心,消費群體迅速增加,掀起了和田玉收藏消費的新高潮。和田玉的影響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奧運經濟的慣性必將助推和田玉走向新的發展高度。
和田玉仍有升值潛力,投資前景依然廣闊
根據民間數據,從1993年走上市場化道路后,被稱為“軟玉之王”的和田玉在過去的15年里,收購價格暴漲了1100倍,其中僅2003年至2007年,和田玉的籽料漲幅就超過10倍。現在1公斤的上等和田籽料可賣到每公斤20多萬元,有些特好羊脂玉已經超過200萬元,比黃金還貴。價格之高令人咂舌。因此,有人疑慮,和田玉到底還有沒有升值空間,投資和田玉還能不能保值增值?
對此,有專家專門就此做過分析,認為目前的價格不是虛高,而是價格理性的回歸。明清小說里動不動就說花千金賣一塊玉,千金不是幾千兩黃金,而至少是一千兩白銀。當時的一兩白銀去掉各種物價和購買力的因素,相當于現在的800元人民幣,一千兩就是80萬元?!都t樓夢》里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丟了,家人愿意出一萬兩銀子找回;而那塊玉呢?大如雀卵,也就10克左右,這樣,它的價格就是800萬元。而這樣的玉石現在也就10萬元左右。所以說,好的和田玉,在當時就非常貴,現在的價格猛漲不是炒作,而是正常的回歸。但目前,還沒有回歸到歷史的價位。我們覺得它漲的瘋狂,主要是我們容易拿現在的價格與自己記憶中的以前相比。以前是什么?首先是改革開放前,再往前是解放初,再往前是民國,再往前是清末,這些階段我們整個國家幾乎都是在動蕩不安,人民財富極度貧乏,那時的玉器市場是非常脆弱。老百姓的購買力對玉更是不敢奢望。人們覺得價格高,主要是與這些歷史時期相比的,心理落差當然大了。因此,不少專家認為,和田玉仍有巨大的升值潛力,相對于其它收藏品,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和田玉價格還遠沒有體現出來,收藏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來,在國際經濟大背景下,傳統的房產、基金、股票、黃金、鉆石等投資變得變幻莫測,稍有不慎,投資就會嚴重縮水或血本無歸。而投資玉石市場安全度就會大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和田玉的保值增值愈發明顯。
“和田玉”概念的寬泛,或可成為繁榮市場的“雙刃劍”
和田玉這個名稱,在傳統業內人士的心目中,是指僅產于新疆和田的軟玉。這一名稱,曾是和田乃至整個新疆的驕傲,因其限定了和田這一地理范圍,而使和田玉彌顯珍貴。
但2003年11月頒布的《珠寶玉石國家標準》,和田玉統冠所有礦物成分為透閃石的玉石。自此,和田玉成了一種泛稱,不具備產地含義。
和田玉概念的突然寬泛,有人歡喜有人愁。對傳統和田玉有著深厚感情的人士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擔心和田玉概念的模糊,會導致和田玉市場混亂,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新疆和田玉文化品牌會嚴重受損。另一方面,從感情上講,就像自己的孩子的好名字,突然間其它孩子也可以用,讓人無法接受。
而另一方面,由于“新國標”的撐腰,青海料、俄羅斯料都可以叫做“和田玉”,經營這些玉料的老板當然理直氣壯地生產和經營“和田玉”了。
對于和田玉名稱的寬泛,業內人士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們不妨將其這樣看,或許是把雙刃劍,傳統和田玉與其它產地的和田玉或許能在市場上和諧共存、共贏。
首先,一方水土育一方寶。玉是聚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而生。新疆和田玉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地質和氣候條件下才形成的。其無與倫比的質地、白度、油性都是其它任何地方的透閃石所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和田玉成礦的復雜性、特殊性,采礦的艱難,玉石資源的逐步減少和不可再生。都將會使新疆和田玉更加搶手。物以稀為貴,和田玉將會和藏紅花、高麗參、哈密瓜一樣作為特定地域的名優特產而倍受人們的喜愛。另外,若有業外人士真正想買和田玉,往往也會請教業內人士。因此國標概念的寬泛絲毫不會影響傳統的和田玉市場,相反,還會更加活躍。
其次,和田玉概念的寬泛,滿足了一部分承受力較低消費群體的購買佩戴的需求。他們花上不多的錢仍可買到帶有標有“和田玉”名稱鑒定證書,也可以佩戴“和田玉”,這也會刺激市場的活躍。
總之,對和田玉的發展前景我們持樂觀態度。只要盛世藏玉的大趨勢沒變,和田玉的獨特魅力沒變,和田玉的保值增值的獨特優勢沒變,經過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和田玉市場一定會出現更加繁榮的新局面!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平安吉祥話玉雕
下一篇:盈手可握,怡情悅性——把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