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都將新疆昆侖上產出的和田玉按照產狀分為山料,山流水料和子料三大類。近年來,隨著一些和田玉專業課題組隊對新疆的各類和田玉礦床進行的多次野外實地考察和深入調研,發現這種傳統的分類方法其實并不全面,其劃分依據過于單一,也未曾與市場緊密結合。通過大量產地考察和市場調研,并結合和田玉產出地質環境,形貌特征以及商業名稱,他們認為:可將新疆和田玉分為山料,坡積型和田玉,冰磧型和田玉,山流水料,子料和戈壁料,共六個大類。
1.山料
山料是指直接從和田玉礦山開采的玉料,也稱為和田玉原生礦。這些原生礦礦石的主要特點就是呈塊狀,不規則,銳棱銳角,質量差異較大。開采條件好的礦山,開采出來的于是塊體較大,反之則小。
2.坡積型和田玉
坡積型和田玉是指和田玉原生礦體受到地質構造運動發生崩解,分布在原生礦體下方山坡上的玉料。
坡積型和田玉礦床的規模一般不大,玉石富集狀態與山坡的陡緩有關。由于玉石搬運的距離不遠,沒有經過太多的磨蝕作用,所以一般保留著尖銳的棱角,質量參差不齊。
3.冰磧型和田玉
冰磧型和田玉是指和田玉原生礦受到冰川的挖蝕和泡蝕作用而被冰川所包裹后,隨著冰川的移動而下移,到達雪線以下之后,冰雪融化,冰磧物中可開采的和田玉料。冰磧型和田玉礦床主要分布在和田縣喀什塔什鄉的阿格居改冰川附近。
每年到了天氣炎熱的夏季,由于冰雪消融,玉石露出,會有很多采玉人到冰川下開采玉石。由于每年都有新的冰川下移,所以每年該和田玉礦都會有新的玉石發現。在冰川下開采出來的和田玉,一般都會有較明顯的冰川痕跡。由于冰川的磨蝕作用,玉石塊體都具有一定的磨圓度,其表面的光澤較特殊,與其他礦床類型的和田玉表面光澤差異較大,在塊度比較大的和田玉表面,往往可以看到冰川的刨蝕痕跡。
4.和田玉山流水料
所謂山流水料,是指玉石塊體經過各種地質構造運動,風化,冰川挖蝕等作用從原生礦剝離之后,流水作用將其進行了較短距離的搬運,玉石塊體的雜質以及銳棱銳角被部分磨蝕之后形成的一種玉料。
該類玉料主要產于河流的中山六,最為著名的是玉龍喀什河的支流所產的山流水料。它的主要特點是玉料呈次棱角狀,具有一定的磨圓度,表面較光滑。山流水料一般發現的地點離原生礦都不是很遠。
5.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子料是指玉石塊體經過各種地質構造運動,風化,冰川挖蝕等作用從原生礦體剝離之后,流水作用將其搬運了較遠的距離,并且經歷了“沉積-搬運-沉積”不斷循環的地質過程,最終形成呈渾圓,卵石狀,磨圓度好,塊度大小懸殊,表面有薄厚不一的皮殼的一種玉料。和田玉子料又稱“仔料” ,“子玉”等。較為著名的產地為新疆和田地區的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
它的主要特點是磨圓度好,很多形狀呈卵石狀或流水線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皮色,且皮色種類非常豐富,但主要以紅褐色居多,商業上按照不同的顏色賦予它們非常形象的名字,如秋梨皮,棗紅皮,虎皮,鹿皮等。
6.和田玉戈壁料
和田玉戈壁料是指玉石塊體經過各種地質構造運動,風化,冰川挖蝕等作用從原生礦剝離之后,經過流水以及風力作用,搬運至距離原生礦較遠的戈壁灘上,表面具有風蝕痕跡的玉料。
和田玉戈壁料的主要特點是表面具有風蝕痕跡,一般特點是塊度較小,磨圓度較差。它一般由和田玉子料或者山流水料演化而來,所以有些戈壁料表面具有子料或者山流水料的特征,戈壁料較為著名的產地是新疆策勒縣的戈壁灘。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光白籽,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糖白玉,下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