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本意指和諧的聲音,后來又常被用來形容風度、氣質、情趣等。在鑒賞一件玉雕作品中,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它生動形象的體現了一件玉雕作品的藝術價值,也決定著該作品的市場價值。
可以說,一件好的玉雕作品,氣韻絕不可少。
自有藝術品這一概念后,氣韻便與之相伴始終。好的作品總是相伴氣韻而生,縱觀歷史,所有杰出的藝術品,無論是書、畫還是雕刻、鑲嵌等,無一具備氣韻生動的特點,玉雕藝術自然也不例外。
韻是玉雕追求的一大境界,有了韻,玉雕作品才能被稱為作品,而不單單只是一件商品。大師與工匠之間,所差的,往往也正是這一絲“韻”。
此外要說的是,不同的玉雕品類“韻”的側重點也有不同。傳統人物玉雕強調“動勢”、“傳神”、“神氣”;山子雕則重視“氣勢”、“意境”、“氣象”;花鳥雕更側重于“態勢”、“生機”、“意趣”等,但無論是哪種玉雕品類,對于氣韻的最終追求都只是一個詞:生動。
中國玉雕講究以氣勢反映意境,有氣為活雕,無氣為死雕。雕斷意偈、形斷氣亡、跡斷勢連均有氣接,因而作品才能氣勢逼人,才能做到韻致生動。
數千年的玉文化,使得玉雕的創作手法愈加豐富多彩。陰刻、陽刻、鏤空、俏色等工藝手法,輔以粗細、曲直、剛柔、毛澀、順逆、繁簡等線條表現,使得優秀玉雕作品雖然氣韻不一,但都極具收藏、觀賞價值。
我們說自然萬物萬象皆有氣韻,只是氣韻的表現形式各有差異。有的顯于外象,有的藏于內膽。有的看似熱烈,有的感于靜穆。有的表于恬淡,有的導于暢歡。有的為至大至剛,象群峰萬重,積健為雄;有的至小至微,象蜜蜂采花獨有情戀。有的獨立蒼天,象鷹擊長空;有的為千里陣云,氣象萬千!
而氣韻的各種表現又分動態之韻和靜態之韻。老子的“大象無形”謂之大韻,俞伯牙“高山流水”又謂之小韻。而大象之韻、小象之韻統稱為形象之神韻,即形象內在精神的反映。
總攬上述這一切之韻,在中國藝術創作中統稱為:骨氣、骨韻、神氣、神韻、風韻、雅韻等等......這一切其藝術作品才具備了氣韻生動。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