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煙裊孤碧,云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事有過現,熏性無變遷;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香,既能悠然與書齋琴房,又可縹緲于廟宇神壇。既能在靜室閉觀默照,又能于席間怡情助興。人對香的喜好,乃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有如蝶之戀花,木之向陽。
在中國的香文化中,香插則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香插作為民間流傳最廣的焚香之器,它和文房墨寶一樣備受文人墨客以及高雅人士的青睞。
▲ 青玉-鳳凰紋飾香插 | 玉器編號:152837
古人于琴棋書畫或作詩吟賦之際,燃一炷清香于香插上,在青煙裊裊的升騰里,體會“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澹泊高遠,追求超乎物外的平常之心。蕩滌塵垢,沉靜安然,乃是借古人對于品香的感悟,到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澄明心境。
▲ 墨玉子料-荷花香插 | 玉器編號:151163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古老的民族記憶再次喚醒,香道也開始日漸普及,引起不少人的關注與喜愛。很多人都把焚香視為改善居住環境以及辦公環境的最佳選擇之一。
▲(翠青)白玉-瓊枝玉葉香插 | 玉器編號:151306
香插有各種材質與造型,因著線香或古樸、或雅趣,煙霧渺渺間,頓生無限味道。而和田玉香插與香料為伴,溫潤與柔綿相呼應,實在是妥帖至極的絕配。幾千年來的屢屢馨香,始終像無聲的春雨一樣滋潤熏蒸著歷代文人的心靈。
▲青玉-素面香插 | 玉器編號:152838
說起香插,我們現代人往往會想起古人說的“一炷香工夫”,一炷香的工夫到底是多長時間呢?“一炷香”這一時間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古時僧人由于沒有鐘表,便以焚香燃燒做計時手段。
▲糖白玉巧雕香插-蟬語 | 玉器編號:153887
當時的香皆為手工制作,確定香的工藝、質量是否合格的衡量標準之一,就是燃燒完一炷香的時間是否為半個時辰,即一小時。也就是說,一炷香的時間為一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
▲碧玉-沉香罐 | 玉器編號:158730
香插,作為香文化的化身,它并不如我們想象那般神秘遙遠,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于靜室之中,或獨坐,或與三五知己好友對坐,燃一枝香,于沉靜安然中,體悟蕩滌塵垢的澄明境界,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糖白玉-清馨荷韻香 | 插玉器編號:161509
美玉焚香柱,清凈自然來。執一盞玉香插,焚一炷香,在縹緲的香霧間瀲滟清歡,流年凝香……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含蓄中的風雅——驀然回首看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