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就在剛剛,央視又曝光了和田玉銷售一個老生常談的套路——抽獎!
在不少人流量大的商場內,時常能見到珠寶玉石柜臺的售貨員招呼往來的人群參加抽獎,而在這些抽獎柜臺上,中獎的概率總是很高。隨手一抽,銷售人員就會興奮地告訴你,“你抽到了一等獎”、“一等獎的抽獎券一千張里面只有兩張”。獎品是柜臺里一份或若干份珠寶。
商家號稱每一份珠寶都貨真價實,但是你需要支付 18% 的鑒定費或者幾百元的加工費。記者發現,無論是在廣西、重慶等地,這些抽獎中獎的銷售方式、托詞話術,都是一樣的。每天早上,銷售人員還要填寫假的銷售單據,制造出店里每天都有人中獎,也有人來購買珠寶的假象。老銷售還現場表演了如何做手腳讓顧客抽到一等獎,并配合浮夸的演技:“天呀!這位朋友你真的幸運了!”,與旁邊的銷售唱起雙簧,讓顧客信以為真。銷售人員還會在被騙的人手上系上紅繩,嘴上對客人說是好運氣的象征,其實是想要告訴同行,“這個傻子已經被我們騙過了?!碑斎?,這些珠寶柜臺銷售的珠寶玉石都是贗品,只是薄薄的金箔包裹著劣質玉石,并且用塑料填充。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沒有免費的和田玉。
除了這種商場玉的套路之外,其實和田玉行業里的騙局造假還有很多,這似乎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315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一下和田玉里的造假亂象了!
造假無風險
和田玉的造假如此之多,為何難以遏制呢?也許最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和田玉鑒定的問題。
關于鑒定,我們知道和田玉里有鑒定證書這一國家檢測機構的證明。但證書并不是萬能的。證書能鑒定是不是廣義和田玉,可以鑒定真假,范圍僅僅是它是不是透閃石玉。能證明你買的不是一塊石頭、玻璃,而是一塊廣義的和田玉。
但如今的造假基本都是用透閃石玉來造假,比如韓料仿俄料,俄料仿籽料等。所以,如果你想確認它是不是籽料的話,證書是證明不了的。
就像華夏收藏網去年的報道:記者暗訪多家商場,發現很多和田玉都不是真正的新疆籽料,其中可能有98%的和田玉都非真正的新疆籽料,但是價格卻和籽料的價格不相上下。
其次,鑒定皮色的難題。很多和田玉的造假都是來圍繞籽料的造假,比如這種:
這種鑒定對皮色的真假是不予注明的。
所以,對于和田玉的造假來說,只要你用的是廣義和田玉,不管皮色是真是假,不管產地到底如何,是韓料還是和田籽料,從法律意義上,是無從約束的。
所以,當有了證書之后,有些造假就變成了無風險。有時候信證書還不如信靠譜的商家!
造假有暴利
造假無風險,造假卻有暴利!
關于和田玉的暴利造假,之前我們講過,20萬買來的和田玉最后鑒定為玻璃、80萬最后買來的是大理石等等,如此的報道數不勝數。
用料器等工業原料的造假,在市場上很多見,一般多以鐲子的形式出現,再配上假證書。有些價格并不高,有些騙子能賣到上萬,而有些比較大的擺件,甚至能賣到幾十萬。
而一些韓料外表染一個皮色,價值也就翻了好幾倍。
造假很簡單!
和田玉的造假有些很難分辨,有些卻極為粗糙。比如這種:
如此的造假,對于玩家們來說沒有什么殺傷力,一眼就能看出來。只是對于不懂玉的人群來說,它比較難分辨。
所以造假的用戶群是不同的,有些是專賣給懂玉的老鳥,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上當。有些是賣給完全不懂玉的人的。
造假方式很簡單,但在對和田玉了解不多,知識空白的情況下,什么樣的造假都會有人去買。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那些看似低端的造假!
造假有市場
很多人說,我去市場上轉過很多次,那些造假的也沒見過有人買。
確實如此,有些和田玉的造假一眼就能識破是很少有人會去買的。但有些造假卻正好適應了這個市場的需求。便宜!
對于不懂玉的人來說,也許真假并無所謂,只要看起來好看就行,所以各種料器、阿富汗玉的造假就有了它的市場。車載掛件、一些小飾品等等,雖然假,但價格低,很多人就是會去買。
其次對于一些玩家來說,籽料價格太高怎么辦。那就買俄料。俄料仿籽的技術很高,染個皮色上去跟真的籽料沒什么兩樣,而且價格是真籽料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所以有些人明知假也會去買。
造假沒有風險,造假很簡單,也有市場,而且存在暴利,如此就造成了和田玉市場的造假亂象。誰來遏制和田玉的造假,也許靠一個鑒定機構還不夠,靠大家的眼力,靠市場的自律這些都不夠。市場需要更加的成熟,就要對造假有更好的規范,如此和田玉市場才能越走越遠!
有很多人吃過和田玉的藥,上過和田玉的當!在315的今天,愿和田玉市場越來越規范,越來越清澈。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幾種常見的和田玉“優化”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