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在玉雕行業想象力更是一切藝術的靈魂,從一塊原石開始就要想象切開后可以出多少手鐲,多少掛件,而原石上的每一種顏色,也需經過天馬行空的想象,才能發掘出它的精妙用處。
▲碧玉掛件-太湖石 | 玉器編號:164096
隨著和田玉優質籽料原石的稀缺和日益高漲的價格,玉雕師越來越難碰到讓人怦然心動的料子了。因此將一些有缺陷的玉石原料變廢為寶成為考驗玉雕師創作能力的試金石。
▲青玉子料-灑金把玩瓶 | 玉器編號:136142
這里所說的玉石缺陷大多指玉質中顯現的棉、花、水線、裂、僵、雜色等。古人說:“無瑕不成玉”。天然的東西是很少能達到完美的。那為什么古人常用玉和人做比較?所謂“玉無完玉,人無完人”,玉尚且有微瑕更何況是人,其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每個人才能被稱為獨特的個體,每塊玉才有其獨特的魅力。
▲白玉(帶翠)青花子料牌-春曲 | 玉器編號:164714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位玉雕師傳,花不足百元買了一塊玉料。那塊料斑點密密麻麻,幾乎遮掩了玉石的質地。他拿回家稍作加工,竟雕出一件作品,這件名曰《風雪夜歸人》的玉雕上,只有一披蓑戴笠者,而那斑點竟化成了漫天飛雪。這作品自成意境,玉雕師傅一舉成名。
▲白玉子料擺件-一路連科 | 玉器編號:161145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一首小詩,被具象化,而瑕疵一經點化,竟變成了靈動的雪花。這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這是考驗玉雕師傅的眼光和學問修養的?;垩圩R珠不難,難就難在要能發現它潛在的美,這樣的審美是獨特的。
▲糖白玉擺件-君子之交 | 玉器編號:152195
其實“臟”與“特色”只是一念之差。在有趣的靈魂面前,“臟”也能成趣!一件完整的雕刻作品,材料是基礎,工藝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內涵是靈魂的綜合體。作品的完美體現不僅僅依靠嫻熟的工藝,更需要雕刻者獨到的設計和構思。而玉質本身的瑕疵給予了創作者足夠的想象空間,成就了一些化瑕為瑜的傳奇。
▲碧玉巧雕擺件-荷塘蛙趣 | 玉器編號:155956
玉料中出現大面積的“臟色”一般都會被認為是廢料。然而,如果能夠設計出合理的題材反而能讓作品更加生動形象逼真,這是很多沒有“臟色”的玉料無法做到的。當我們在欣賞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作品時,你會驚喜地發現那些被嘆息美中不足的原石,經過能工巧匠的用心雕琢后,往往變成一件件畫龍點睛的作品,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析木玉還是碧玉?你們能分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