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我國的文人墨客都喜歡以魚言志,借魚抒懷,比如“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結網”。在中國語境下,魚多為象征生活安樂,或者是追求自由,或追尋人生價值。魚不僅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也影響著中國的文學藝術,在玉雕創作領域,魚這一美好形象也是玉雕師鐘愛的題材。所以玉雕中的游魚,自然也是傳統“魚文化”的再現。
▲碧玉巧雕掛件-爭上游 | 玉器編號:150293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玉雕創作中那些不一樣的魚系列作品。
▲白玉子料把件-龍魚 | 玉器編號:165714
魚化龍是中國傳統寓意題材。亦名魚龍變化。魚化為龍,古喻金榜題名。屬于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為歷代民俗、傳說衍變而來,其歷史淵源悠久,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時期的魚圖騰崇拜。相傳龍頭魚身,是鯉魚誤吞龍珠而變成。寓意獨占鰲頭、高升昌盛。
▲煙青玉牌-龍魚 | 玉器編號:167200
▲ 原料是一塊顏色漂亮的煙青玉,玉質純凈,紫羅蘭色清新淡雅,底部略有白肉。玉雕師根據材料特點設計雕刻龍魚題材。龍魚胡須翻翹,睜目豎鰭,雙角蒼勁不頹,穿浪而行。紫羅蘭的色澤賦予龍魚野性和靈動。白肉巧雕蜷卷的波濤和晶瑩的水花,點綴在龍魚身下,渲染出“魚躍此時海”的畫面感。紫白二色的碰撞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金魚和龍、鳳一樣,是中國民間的吉祥物。傳說:魚行水中,暢通無礙。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間、自由豁達得解脫的修行者。藏傳佛教中,常以金魚象征解脫的境地,又象征著復蘇、永生、再生等寓意。在我國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金魚帶“金”字,“魚”與“玉”同音,諧音為“金玉”,寓意金玉滿堂,所以玉雕金魚則有富貴、富余、金玉滿堂的寓意。
▲碧玉巧雕掛件-金玉滿堂 | 玉器編號:150743
鰱魚是一種中國養殖量很大的淡水魚,鰱與連諧音,魚與余諧音,則是“連年有余”的意思,在傳統文化中是用以稱頌富裕祝賀之意。鰱魚是鯉型目的,游動的時候身體左右擺動,古人認為這叫“如魚得水”,佩戴和田玉鰱魚暗示在生活中幸福美滿,工作時高升得意。
▲碧玉巧雕掛件-連年有余 | 玉器編號:155539
對于風格迥異、材質不一的題材,玉雕師總能抓住其中特點將魚的身影通過與不同的題材搭配,體現出作品更多的韻味以及深遠的寓意。對于不同需求的人,可以佩戴不同寓意的玉雕魚,佩戴美觀的同時,更得到了美好的祝愿??戳诉@么多,說說你最鐘意哪一款呢?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玉白菜 | 藏至真于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