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技藝手法眾多,不乏一些絕技。比如鏈子雕、薄胎器皿、鏤空雕等等。今天給大家聊的是玉料利用率最高,用時也最長,并即將可能面臨消失的一種玉雕——山子雕。
▲白玉子料山子-游春圖 | 玉器編號:113456
山子雕起源于明、盛行于清。每提及山子,就跳不過巔峰之作, 誕生于玉癡皇帝乾隆執政期間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其實大多數山子無論大小,其工藝依然要求制作者有較高的造型能力,富有創造性的構思能力和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
▲白玉籽料山子雕-采蓮曲 | 玉器編號:143053
制作山子雕時,得先從玉料的形狀、特征等進行構思,順其色澤,務使料質、顏色、造型渾然一體,再按特定的法則,在玉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山水樹木、飛禽、樓臺、人物等形象構成遠、近景的交替變化,以取得材料、題材、工藝的統一。 山子雕不僅是玉雕技藝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
▲白玉山子-吹簫引鳳 | 玉器編號:44734
之所以這樣說,就在于山子雕的包羅萬象。它不僅可以通過記敘、講故事來進行宏大敘事,還可以通過小橋流水的浪漫婉約來展現詩意情懷,亦可以通過世外桃源春風秋月來展示高逸境界。并且涵蓋了書法、詩歌、繪畫、文學等所有領域。相比墨玉山水牌營造的是中國水墨畫的黑白相間,山子雕更多的是營造詩意、雅致的環境氛圍,多具飄逸的地域特色,再以深淺層次使其立體化,構成令人神往的仙境。因此山子雕這一品類的玉雕要求觀賞它的人具有一定的審美技能。
▲白玉子料山子-萬象更新 | 玉器編號:124600
山子雕對工藝要求很高,既要有宏觀思維又要有微觀技術,技法題材包羅萬象全部都得熟練運用,整個學習周期可長達七八年,學習過程難度相當大,且頗費時間和精力。近些年來山子經過步步精化,已經微縮演變為一種玉雕擺件。
就材料本身而言,沒有什么能比山子雕的玉料利用率更高了。但即使是放小了身量,因為原材料稀缺導致玉料成本高漲,玉雕師不愿意將風險集中在一件作品上,更愿意去做小件。另外山子雕制作周期長,收藏者佩戴不方便,變現緩慢。而小件制作周期短、受市場喜愛銷售快,能很快獲得利潤。所以,料佳、工精、藝美的山子雕作品就越發少見了。
▲墨玉子料擺件-山居秋暝 | 玉器編號:149826
在玩家市場追求小而精的今天,一些生活類的有個性的小玩件小配飾走俏,山子雕卻似乎在悄無聲息中失去其優勢。雖然種種因素造成了現今山子雕這種尷尬境地,但隨著制作山子雕的玉雕師年年減少,山子雕的收藏價值也初具體現。擺案而觀,在不動如山的表面下,意蘊厚重,古邁不失新雅,這就是大器晚成的山子雕。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制香具 | 香玉氤氳,品味格調
下一篇:掌中有玉氣自華——和田玉手把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