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曰:“倏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自此以后,“游魚之樂”也成為了莊子美學的核心代表。
▲黃玉牌-連年有余 | 玉器編號:167449
魚,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它濃縮了文明的曲折進程,承載了歷史的輾轉起合,它是來自天然的饋贈,更是人與自然的動人交匯。魚文化作為一種經年藝術歷練的介質,自然也與玉雕有著不解之緣。在玉雕作品常見的吉祥題材中,以年年有余、金玉滿堂、如魚得水、魚躍龍門等等為主題雕刻的玉魚數不勝數。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欣賞的一系列魚的作品。
▲墨玉子料掛件-荷·和 | 玉器編號:152678
在各種類型的魚類作品中,俏色巧雕的魚最具靈性也最出彩,因為俏色是大自然賦予的不可更改,只有在俏色上挖空心思去設計,依色塑形才能將玉料的特點完美的發揮出來,也更能將魚兒游動時的靈性充分展現出來。
▲白玉子料牌-富貴有余 | 玉器編號:167526
河水悠悠,錦鯉擺尾。簡單的畫面,流暢的雕工,卻處處透出悠游自得的意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牌面適當的留白與魚水交融的動靜結合相得益彰,讓作品畫面感十足。
▲煙青玉牌-龍魚 | 玉器編號:167200
俗話說:“馬無草不悅,魚無水不歡”。魚在水里游的形態是非常優雅的,雕刻一條魚,如果只雕魚,而不去勾勒水紋,雕得直挺挺的就如同一條死魚,沒有靈動當然也就沒有了靈氣和精氣神。水紋的起伏、浪花的翻轉能很好地顯現作品的空間層次。線條強弱分明、深淺有序,更能控制作品的節奏感。
▲碧玉巧雕掛件-爭上游 | 玉器編號:150293
一件成功的玉雕魚作品,關鍵還是看玉雕師是否把握住了“游魚”的出游狀態,將它完美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者面前;而觀者又能否秉持著“以道觀物”的視域,尊重萬物,不傲睨萬物,進而實現精神在廣闊天地境界中的通融體驗,體會到游魚的自由和快樂。
▲碧玉掛件-小胖魚 | 玉器編號:167807
千百年來我國的文人墨客都喜歡以魚言志,借魚抒懷,比如“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結網”。在中國語境下,魚也多為象征生活安樂,或者是追求自由,或追尋人生價值。所以玉雕中的游魚,自然也是傳統“魚文化”的再現,是人類對生命本身的感受,是生活的寧靜,更是自由的向往。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文房器物,小器大雅
下一篇:玉雕動物 |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