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玉器在國際貿易中屬大宗商品,全球貿易額每年達2500億美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珠寶玉器市場日漸繁榮,珠寶產業目前已成為“朝陽產業”。2003年,我國珠寶玉器首飾貿易額達到1000多億元。
我國珠寶玉器市場的繁榮,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珠寶玉器兼具裝飾美化與保值升值的特點。一方面,人們用它來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人們收藏它們,將之作為一種投資方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寶玉器價格一路飆升,尤其是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及東方人鐘愛的翡翠、新疆和田羊脂玉等高檔珠寶,價格更是節節攀高。在我國目前股票、證券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收藏珠寶是被普遍認同的盈利高、風險小的投資方式,愈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100多年來,鉆石價格總保持穩定上揚,從未跌落。翡翠精品更是如此,如一些極品翡翠項鏈,由幾十萬元升至幾千萬元。在2003年7月香港的一場珠寶拍賣會上,一條由57顆翡翠珠子組成的翡翠鏈以1103.97萬元港幣成功拍出。
珠寶玉器珍貴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美麗和稀有的特性。與書畫、陶瓷、青銅器等藏品相比,目前珠寶玉器原料的價格越來越高。正是由于珠寶玉器顯著的保值升值特點,才使之成為收藏投資熱點。
收藏隊伍日益壯大 收藏渠道越來越多
最近幾年,全國各地各種規模的珠寶玉器展此伏彼起,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舉辦的大型珠寶玉器展,人氣鼎盛。琳瑯滿目、色彩斑斕的珠寶玉器,除滿足不同階層人士的佩戴裝飾需求,還有許多珍品可供收藏。這些展覽不僅展出許多大顆粒鉆石,包括一些大顆粒彩色鉆石,還經常出現價值幾千萬元和幾百萬元、幾十萬元的高檔和田玉料和翡翠珍品。2002年北京珠寶展上展出的一塊重達100多公斤的和田玉籽料,比眼下在北京古玩城展出的一塊33公斤、標價3000萬元的和田玉籽料重3倍。
據了解,瓷器、玉器收藏者,是目前中國書畫收藏圈之外的最大收藏群體。北京的賈仕和先生,收藏了6顆大型翡翠白菜玉雕,其中最大的一顆重達380公斤。而另一位李佳慶先生,不僅收藏了許多古代玉器,還收藏了8顆珍貴的夜明珠,其中除6顆較大的水晶和螢石夜明珠外,還有1顆115克拉有貓眼效應能發紅光的碧璽夜明珠、1顆86.8克拉的藍色鉆石夜明珠。此外,他還收藏了一顆4.07克拉的紅色鉆石,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人們都知道遼寧岫巖出產岫玉,但這里產出的透閃石玉一直鮮為人知。實際上,早在新石器紅山文化時期,這里的透閃石玉已被古人利用。出土的紅山文化出土玉器,許多是透閃石玉。透閃石玉又稱老玉或河磨玉,有別于由蛇紋石礦物組成的岫玉,其歷史地位和玉質可以同新疆和田玉相媲美。就是這種透閃石玉,在產地岫巖,資源日漸枯竭,可誰能想到遼寧本溪市的邱曉輝先生卻藏有2000多噸這種玉料。邱先生十幾年前就對這種透閃石玉情有獨鐘,把開金礦賺來的錢全部投資收藏玉料,現在單算購買這些玉料的資金就得過億元。與邱曉輝同為遼寧人的紅山文化研究者黃康泰先生,積20多年的收藏研究,斥資2000多萬元,歷盡千辛萬苦收藏了1500多件珍貴的紅山文化玉器,不僅在國內舉辦紅山文化玉器展覽,還在紅山文化研究上做出了貢獻。
目前,收藏珠寶玉器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不僅各地展覽和古玩市場上常有珍品現身,一些品牌專賣店也常有高檔珠寶亮相。2002年6月,世界著名珠寶品牌——卡地亞在北京王府井飯店展出了一條價值6700萬元的蛇形項鏈。這條項鏈鑲有兩顆分別重達200多克拉的巨型水滴形祖母綠,令參觀者驚嘆不已。此外,全國各地的大小藝術品拍賣會上,珠寶玉器競買更是一條寬廣大道。
玉器拍賣日漸紅火 清代玉器備受追捧
1995年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在國內率先推出玉器專場拍賣會,讓玉器走出珠寶珍玩雜項,與書畫、瓷器一樣形成按藝術門類專場拍賣的態勢。
近年來,玉器收藏呈現了勃勃生機,玉器拍賣成交率和拍賣價格不斷創新高,不僅說明拍品的珍貴和精美,同時也說明了競買者、收藏者的鑒賞水平和玉器保值升值功能在不斷提高。
在前幾年的拍賣會上,備受收藏者關注的是紅山文化玉器。2000年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上,一款紅山文化獸形玉,以264萬元價格成功拍賣,創下國內玉器拍賣的最高記錄。紅山文化玉器,出土于遼寧、內蒙古、河北交界地區,器形多為鳥獸、動物等。從出土玉器可以看出,當時的玉器雕琢、鉆孔、打磨、拋光等工藝已經成熟,形成了質樸豪放的獨特風格和鮮明特點。由于紅山文化玉器在歷代玉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頗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典型的藝術風格決定了它昂貴的價格,更為收藏家們所寵愛,不惜重金購藏。
清代制玉是中國玉雕史上最后一個高峰,玉雕藝術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在近兩年的拍賣市場上,清代玉器占有較重的份額。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敬華、中貿圣佳、太平洋國際、天津文物以及香港佳士得、蘇富比等老牌拍賣公司的清代玉器拍賣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1年北京翰海秋拍會上,一件海外回流品——清代獅鈕鼎式長方白玉爐,以247.5萬元被國內藏家競得,創造了目前清代玉器拍品價格之最。2002年翰海春拍會上,一件紫檀嵌玉插屏,引發一場國內收藏家與海外古董商的火爆拼爭。這件插屏,內嵌戰國玉雕谷紋璧,璧的外緣標有乾隆御題詩,紫檀屏架雕有龍和御題詩,估價8萬元。開槌后,在僅5分鐘的競價中,有十多位藏家出手,最終在全場掌聲中,以132萬元落槌。
玉器拍賣一直是翰海的強項之一。在2003年春季翰海春拍成交價前20位拍品中,玉器占4位,其中紅山文化豬首龍形玉(成交價154萬元)排第三位;清代白玉雕雙龍簋(成交價80萬元)排第十位。2003年北京華辰春拍中,成交價排在第一位的是清代康熙龍鈕碧玉璽(660萬元),排在第十位的是清乾隆青白玉雕佛像(52.8萬元)。2003年上海敬華春拍中,成交價排在第二位的是清代中期田黃獸鈕方章(264萬元)。
前不久,由新疆和田玉制作的奧運徽寶——中國印推出后,全國掀起了新一輪“藏玉熱”。隨著中國珠寶產業的不斷發展和珠寶文化知識的深入普及,珠寶收藏和消費將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收藏價值越來越高 和田玉乘勢升溫
下一篇:收藏玉器首要重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