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繼承傳統又突破傳統,35年孜孜不倦于和田玉雕技藝的西北五省首位國家級玉雕大師馬學武,傾其心血,用35年積累、總結、提煉的玉雕創新理念及實踐所著的玉雕專著《玉道》,近日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這是全國級玉雕大師自己撰寫的第一部玉雕專著,也是馬學武首部和田玉雕著作。
《玉道》出版發行發布會由新疆和田玉和田玉博物館、新疆和田玉研究院、新疆和田玉技術培訓學校及新疆白玉城共同舉辦。
主辦方熱情地介紹了馬學武《玉道》一書,新疆文化藝術界高度評價了《玉道》的創作意義和價值。新疆是和田玉的故鄉,早在新石器時代,昆侖山下的先祖就發現了和田玉。中華文明5000年,玉石之路就有6000年的歷史,和田玉文化歷史更是長達7000年之久。歷史證明,中國邊疆與中原、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和商貿交流的第一個媒介是和田玉。馬學武1974年師從京派玉雕藝人韓文良,之后又悉心吸取上海、揚州玉雕派工藝,幾十年厚積薄發,逐步總結提出玉雕設計的“三·七”定律、“四大要素”以及自身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無疑,昨日的創新已成為今日的傳承,今日的創新將成為明日的傳統。鑒于此,馬學武在融會貫通傳統玉雕理念的基礎上,師古而不擬古,繼承更重創新。馬學武的和田玉創新理論,是玉雕傳統理念的一大突破,是玉雕藝術勇于創新的一聲春雷。馬學武提出的以“三·七”定律為代表的玉雕藝術系統的創新理論,是現代和田玉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對促進和田玉文化藝術起到了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同時,依據這些理念所雕刻的創新作品,已受到玉雕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又訊:在《玉道》出版發行的同時,馬學武精心籌劃的白玉城新店試營業。新店以弘揚和田玉文化為己任,為傳播玉雕新理念建平臺,把和田玉文化藝術和銷售融為一體,全新打造一個愛玉、賞玉、鑒玉、論玉,以玉會友、以玉喻德的殿堂。新白玉城打破以往商家的傳統,創造人性化的服務環境,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主隨客變;裝飾、布局也按“三·七”定律,給人們提供了賞心悅目:美侖美奐的和田玉文化藝術享受及和田玉精品銷售的一流環境。
參加《玉道》首發儀式的嘉賓
《玉道》作者 中國玉雕大師 馬學武先生
著名作家 周濤先生致辭
新疆寶協秘書長 易爽庭先生致辭
新疆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長 王繼誠先生致辭
禮儀小姐向觀眾展示《玉道》
輕工行辦、新疆寶協、新疆工藝美術協會領導參觀展廳作品
馬學武作品《和田玉女》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