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正成為轟轟烈烈的全民運動。股票、房產和黃金市場潮起潮涌,藝術品收藏又掀熱浪,緊跟著書畫、瓷器,新寵如今是玉器。在“黃金有價玉無價”的名義下,白玉翡翠市場一片紅火,價格攀升驚人。而越是瘋狂,跟風者愈眾。
《瘋狂的石頭》,從銀幕走向現實。
玉器走向民間 需求推升價格
9月上旬的一天,南京路上的工藝美術品公司5樓營業廳內,兩個新疆商人從拉桿箱里拿出幾塊
和田玉。一塊形似豬腰的籽料,開價25萬。半個鵝蛋大的一塊,要價13萬。還有幾塊較大的擱在地毯上,最貴的一塊380萬。工美總經理錢振峰一塊塊拿起來,仔細掂量著,不動聲色。
上海工美曾是頗有名氣的老店,2000年前卻因虧損難以為繼。2001年錢振峰上任后,把樓下三層樓面和六樓營業廳出租做西餐和咖啡館,將營業部搬上四五層樓。誰知這么一動,生意竟活了,營業額年年有30%到50%的增長。他說:“改制后企業活力增加了,更幸運的是,我們趕上了百姓收藏投資的好時光?!?BR> 工美的主打產品是白玉和翡翠工藝品。記者在采訪時,上樓買玉器首飾、擺件的,賣玉石原料的人絡繹不絕,我們的談話不得不多次中斷。有位先生來去匆匆,對錢振峰只放一句話:“我出10萬塊,你幫我挑3件東西。”還有一位顯然也是熟客,說:“請尊玉觀音,送禮派用場。”
需求增長是價格推升的重要因素。中國百姓歷來有佩玉的習慣,古人說“君子比德于玉”。從前佩玉者多為王公貴族,如今太平盛世,玉器走向民間,玉文化也日益普及。擔任上海玉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的錢振峰觀察到,目前上海白領人士中佩玉者至少有三成。一些企業家圈內,漸興“斗玉”之風。常常有搞企業的朋友跑來對他說,朋友聚會,不少人都摸出一件玉器來顯擺——“我兩手空空,太沒面子了!”
上海經營玉器的主要有工美、城隍珠寶、珠玉匯市、亞一和中福、云洲等幾大古玩城,還有許多新疆、廣東、香港、河南、臺灣甚至緬甸等地經營者開設的散鋪。從原料采購、工藝雕刻到貨品銷售,漸成一條龍,吸納了近萬人從業。白玉商販在新疆收購,到上海推銷,不少人住在旅館,大多集中于浙江路、和田路和曲陽路一帶。記者在工美遇見的新疆人,每天拎著拷客箱游走于本市玉器店和加工廠。若以人民幣現金的重量和體積來比,他們帶走的鈔票往往比玉石更重、更大。
20年升漲千倍 河床下挖20米
古書《說文》記載,所謂玉,就是“石之美者”。中國人最喜歡的白玉產于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玉又分四種:自然風化后跌入河床的原生礦,經河水長年沖刷形成鵝卵狀的叫籽玉,其中羊脂白玉最優;第二種是原生礦開采的山料;介乎二者之間的叫山流水料和戈壁灘料。
古人采玉唯月夜才下河床,揀拾那些據說在月光下會“發光”的籽玉。20多年前,上海玉雕廠的技師跟著采玉人,騎駱駝去大漠戈壁,常常大腿皮都被駱駝磨破。派去新疆的師傅,一呆就是一年半載。為扶持當地民族工業,玉雕廠還在那里辦了加工廠,師傅們要為當地職工采購上海手表和電視機。
近幾年,玉龍喀什河不再安寧。5000臺挖掘機不停地摧殘著河床,到處都是二三十米深的大坑,滿目創痍。數十萬名挖玉、倒玉者聚集在河畔,據說他們中每年會冒出1000個百萬富翁、100名千萬富翁,而籽玉料從年產15噸降至10噸。去年,中央領導批示要留點資源給后代,國土資源部終于下發限采令,讓大型挖掘機從河床中撤走。
密集型采礦作業方式,需求的無限膨脹,使白玉價格飛速上漲。1980年,一級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元,1990年漲到1500到2000元;2000年進一步上漲到1萬到12000元;2005年登上10萬元大關;2006年每公斤已高達30萬之上。品質上好的羊脂白玉更得以塊論價。白玉籽料20年間的漲幅,無其他商品可比。
玉價攀升,也與中間環節倒手、層層加碼有關。和田市的玉石集市天天像廟會,人山人海。200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市,有2000多家玉器店,2006年就新增800多家。我們可以從一塊籽玉的遭遇看出倒賣的瘋狂:剛從喀什河挖出就以25萬被收購,運到和田集市上賣了50萬,到烏魯木齊以170萬成交,轉到北京已變成500萬。
大師作品難求 相關專業熱門
“玉不琢不成器”,工藝的優劣對玉器價值的影響極大。那天錢振峰從新疆商販帶來的玉石中,挑選了一塊500多克重的優質籽料,成交價是60萬元。有經驗的玉石投資人,往往能從一塊材料中看到成型的藝術品,同時也能看出其升值空間。但錢振峰只說:“請到雕刻師再定?!?BR> 錢振峰指著陳列櫥中一尊白如凝脂的羊脂白玉巧色雕刻擺件“貴妃醉酒”,說:“這塊籽料買來就值700萬以上,我請國寶級的揚州名師汪德海創作?,F在有人出價1200萬,我也不賣。”前段時間,工美以30萬元收購了一個羊脂白玉花瓶,由于材質、雕工上乘,轉身就被人以50萬買走了。“好雕工能增加文化附加值,把玉料變成永恒的藝術品”,玉雕大師王平對記者說:“沒有一塊白玉是完美無缺的,也沒有一塊可以復制。玉石本身會告訴我,她可以變成什么東西。我的工作就是精雕細刻,讓手上這一個‘她’更顯其美?!?BR>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近年評選出近100位玉雕大師,上海有吳德升、王平、劉忠榮、易少勇、倪偉濱、于涇、顧桂明、沈德盛等近十人上榜。大師都有自己的工作室,邊創作邊帶徒弟,同時搞經營。玉雕師出身的工美珠寶玉石市場總監許榮福說:“玉雕是手工活,經驗、眼光和創新能力之外,還有流派、個性和身體條件等多種限制,有人擅長雕爐瓶,有人只做花鳥和人物。玉雕是做減法的,要把握特點去請人,才不會委屈了好料?!?BR> 玉器收藏的興盛,使相關專業和知識也變得熱門起來。上海的同濟、華東理工、交大、工藝美院、上大,還有民辦新僑、建橋學院等近10所大專院校,設置了珠寶玉器專業。同濟大學珠寶教授朱靜昌透露,系里明年的畢業生已被企業預定一空。
社會上各種玉器知識講座也大熱,雖然入場券都要數百甚至上千元,但聽眾反映說,倘使學到了實用的鑒賞知識,相比在投資上的少付學費和贏利,聽課費可以忽略不計。城隍珠寶和《上海星期三》聯合舉辦“盛世說玉”征文活動,反響熱烈。各類珠寶玉器展觀眾踴躍,有關玉石鑒賞和收藏的圖書也十分暢銷。
翡翠賭石兇險 難免十賭九輸
在價格瘋漲和暴利效應下,有不法之徒把白玉山料加工成鵝卵狀后,再以燒、熏、染等方式做皮,假冒籽料。更有甚者,以大理石、玻璃等料器來冒充白玉籽料。如果說白玉造假難逃行家法眼的話,翡翠投資的風險恐怕連業者都難以規避。
翡翠產于緬甸,艷紅翠綠的色彩大多被裹在厚重的原石皮殼內,切割后方顯山露水,而原石投資本大利大風險大,所謂“一刀窮,二刀富,三刀穿短褲”,瞬息萬變的特點,說出了賭石的兇險。
翡翠原石貿易多在中緬及緬泰邊境等地進行,從前買家主要是香港人,近年來大陸客已占到六至七成。緬甸交易會近2年的交易總量已超出過去40年的總和。中國翡翠市場2006年銷量比上年增長約30%,今年更有望突破50%的增量。而10年前最高檔的玻璃種翡翠常規尺寸戒面每個售價幾千元,如今已漲至20萬。
今年7月,許榮福經昆明、仰光,再搭乘小飛機到緬甸瓦城參加國際翡翠交易會。只見那占地十多畝的交易現場堆滿了編著號碼的石材,很多身價上億的老板都身著短褲、拖鞋,大汗淋漓地翻看石料,有些則拿著玉鐲比劃??粗性螅瑢懮献约旱膱髢r去投標,一周后開箱唱標。
翡翠原石交易方式很陳舊。從前是買賣雙方穿長衫,在袖管里捏著指頭講價。賭石靠經驗、眼光和運氣,風險與賭博相似。開出后無論結果怎樣,都不能違約,否則就呆不下去了。許榮福說,現在不少商家都以聯手做標會的形式,合作投標,“這樣可以共擔風險,當然也可能攤薄利潤?!?BR> 開料那一刻最驚心動魄。股東們悉數在場,由占股最大的老板在石頭上劃線,確定位置后開始切割。一刀下去如是滿綠,石材頓時身價百倍,有的股東當即就高價出讓股份。如果指望第二刀下去后會賣出更高價,但結果很可能會讓人血本無歸。有不服輸的,把石料當成米糕,一刀刀切成薄片,最后只能按股份等分,再編號抓鬮,各自捧走。
賭石市場每天都在重復悲喜交集的故事。有個港商花5萬元買了一塊石料,開出后是塊“臭石”,依然全額付清。一月后再度光顧時,看上老板家的擋門石,心懷歉意的老板想收5000元意思意思,港商仍執意留下2萬。一刀下去滿綠,老板頓時心絞痛,活像女兒被拐走。騰沖有個小伙子,曾以1000元買下一塊重4公斤的石頭,開出一點小口后轉手出讓,翻了19倍。老板把女兒都許給了他。幾年后,小伙子押上300萬身價性命,一塊賭石開出后竟掉到10萬元。他急成瘋子,老婆也帶著孩子跑了。心懷發財夢的投資者,總以為好運會降臨自己頭上,翡翠市場的規律卻是“十賭九輸”。所以有人總結說,翡翠市場只有3種人:君子、瘋子和騙子。
記者提出翡翠白玉市場是否會重現普洱茶的起落跌宕?錢振峰認為,雖然近期價格漲得有點離譜,但玉石跟普洱茶的情況還是不同。他設想,如果時機成熟,工美或許會以超出銀行存款的息率,推出白玉和翡翠工藝品保值回購業務。“畢竟,優質的白玉和翡翠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弊詈?,他笑道:“要是你有閑錢,不妨買一塊羊脂玉料回家藏著,看看它能不能跑贏CPI?!?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懸賞協查通告
下一篇:國慶黃金周新疆淘寶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