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工藝美術協會、上海市收藏協會等五家單位聯合舉辦的2007中福玉文化節暨首屆玉雕“神工獎”評選活動,于本月22日下午2時30分在中福古玩城隆重開幕,來自上海、北京、新疆、內蒙古、揚州、蘇州、徐州、湖州、寧波等地的86位玉雕大師參加了這次評選活動,從1012件玉雕作品中精選出來的200余件全國一流的玉雕作品登場亮相,其中,國家級大師作品近百件。如此強大的大師陣容和流派紛呈的玉雕精品匯集上海爭金奪銀,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由內蒙古佘太翠玉實業公司參評的“金縷玉衣”是漢代楚王劉戊墓葬的復制品,玉料產地相同,大小尺寸相同,用2900余塊玉片、400多克金線精制而成,上海市民可在家門口一睹“金縷玉衣”的王者風范。
有“南顧北宋”雅稱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先生和宋世義先生的作品聯袂亮相“神工獎”,顧永駿先生的“明月幾時有”在方寸之間抒詩情畫意,將蘇東坡撫琴賞月、感嘆人生的千古佳句刻畫得淋漓盡致;宋世義先生的“玉觀音”端莊典雅,雍容大度,頗有“東方維納斯”之神韻。
上海玉壇素有“八大金剛”之美譽的國家級大師吳德昇、倪偉濱、易少勇、王平、于涇、顏明貴、翟倚衛等人的作品均曾獲得“天工獎”金獎。這次他們參評的作品在傳統題材上出新意,在創意上求突破,體現了上海海派玉雕獨領風騷的一流水平。其中,被譽為“玉牌神刀”的易少勇大師的白玉牌“仙影”,集書法、篆刻、繪畫于一體,立意奇巧,刀法細膩,風格清新飄逸,備受追捧;翟倚衛的“花神”,將傳統的玉雕技法與歐式風格相結合,讓人耳目一新;蘇州“四小天王”楊曦、曹陽、吳金星、柴藝揚大師的作品亮相“神工獎”。楊曦的“鴿子與女人”、“靜思”、“花神”、“持蓮觀音”等作品具有濃烈的現代氣息和江南水鄉風韻;曹陽的玉牌被稱為“當代子岡”;吳金星的“貔貅”、“滾馬”形神兼備,堪稱一絕;柴藝揚的山子雕工藝精細,雋秀含蓄,將蘇揚風格融為一體。
揚州軍團陣營強大,人才濟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春梅的山子雕“玉女吹簫”、“曲水流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毅進的青玉“犀?!薄子瘛版溩悠俊?,揚州金鷹玉器有限公司參評的、由中國玉雕大師汪德海設計的“鐘馗嫁妹”,以及中國玉雕大師孫有賡的“滴水觀音”,代表了揚派玉雕的一流水平,充分顯示了揚州玉雕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功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九小龍”崔磊、尤之光、黃罕勇、徐之浩、吳新官、于雪濤、汪洋、郭萬龍、王桂平等一批玉壇新秀,是上海新海派玉雕風格的代表人物。例如崔磊的 “神曲”,在古典題材上融入西方雕塑元素,并在玉雕技法上有所突破,使人刮目相看,值得回味。于雪濤的“鐘馗”、“喜獲大禮”等作品巧色運用得得心應手,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寧波劉昱廷參評的白玉“千手觀音”是鄭州仵應文大師的經典之作,作品形象生動,雕刻細致,出神入化,引起了行家的關注。
這次首屆“神工獎”是中國玉壇的又一盛會,規模之大,名師之多,作品之豐,在上海尚屬首次。本次“神工獎”將評出特別金獎5個,金獎16個,銀獎、最佳工藝獎、最佳創意獎各20個,可謂群星美玉交相輝映。上海市民可一飽眼福。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名家古玩玉器城開業 南門形成和田玉交易一條街
下一篇:首屆“神工獎”準備正緊鑼密鼓 組委會倡導“當代玉雕要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