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玉石礦床類型很多,成礦特點不同。閃石玉類也有幾種類型,和田玉的成礦類型在國內外閃石玉礦床中具有典型意義。
遠古時期,古人對和田玉礦床就有初步認識,首先在河流中找到和田玉,然后,窮河源,到山上找到原生礦床,并把和田玉礦床分為“水產”和“山產”兩類??鬃釉疲骸八珵橛瘛薄V傅摹八a”。《山海經》載:“昆侖山有瑯開”,指“山產”。同時,分別記載了“水產”和“山產”兩類玉的地點,如昆侖山中的鐘山、群玉之山,以及于田的白玉河、墨玉河等。關于“山產”和“水產”玉的成因,古人有所推測,如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說:“凡玉璞根系山石流水,未推出位時,璞中玉軟如棉絮,推出位時則已硬?!毕抻诋敃r的歷史條件,古人難以做出科學的解釋。
世界上的玉石礦床,產出條件不盡相同,和田玉礦床與國外有關礦床相比,有其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玉河歷史悠久
世界上一些玉石礦(如閃石玉、翡翠等)產在河流中,被稱為外生礦床,并可分為沖洪積和崩積兩個類型。和田玉外生礦床類型較多,有世界著名的玉河。
和田玉的外生礦床,按成因可分為三類:一是坡積型,即國外稱的崩積礦床,是原生玉礦經風化崩解而搬運到山坡形成的礦床。二是沖洪積型,是原生玉礦經流水的沖蝕和搬運,沉積在河床、漫灘、階地、古河床的礦床,這是最主要的類型。在河流上游地區,因搬運距離短,玉石有一定棱角,稱為山流水玉。在中下游地區,因搬運距離長,玉石棱角已磨光成卵石,稱為仔玉。三是冰磧型,是原生玉礦經冰川刨蝕搬運形成的礦床,如和田縣黑山河谷地區,由阿格居改冰川形成的礦床。在原生礦的地區,一般都有外生玉礦。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許多河流中都有這些外生玉礦。
玉河以和田地區的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最馳名,古時,前者稱為白玉河,以產白玉著名;后者稱為墨玉河,以產墨玉和青玉著名。該河產玉的情況,在中國第一部史書《史記》中就有記載,以后諸史中也多有記載。如《魏書》中說:“于闐城東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多玉石。”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于闃有“白玉河和綠玉河”,“晉人張匡鄴作西域行程記,載有烏玉河,此節則妄也?!贝藘捎窈又駚碜岳錾?,古代河中采玉稱為撈玉,在春、秋兩季,清代乾隆皇帝在詩中說:“于闐采玉春復秋,用供王賦輸皇州”。撈玉是神圣的,史書記載,“每歲秋水涸,國王撈玉于河,然后得撈玉”。
玉河中采玉之情況,正如清代詩人肖雄據說:“玉擬羊脂溫且腴,昆崗氣脈本來殊。六城人擁兩河畔,入水非求寸尺珠。”玉河所產之玉,正如古人所評價那樣:“其玉體如凝脂,精光內蘊,厚質溫潤,脈理堅密,聲音宏亮?!惫糯又兴a之玉,用以貢獻宮廷,皇帝要寶也求之于田國,制作成了許多珍藏的國寶。據記載,公元1117年,宋徽宗時,于田國從玉河得“色如截脂”的一塊羊脂玉大玉獻呈,皇帝命制成一寶,稱為“定命寶”,下詔書說:得寶玉于異域,受定命于神霄,受寶之時,大赦天下?!?980年,在黑山河谷找到一塊重472公斤的特級白玉,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的一塊優質白玉,曾轟動全國,國家高度重視,由揚州玉器廠琢制成“大干佛國圖”山子,成為國家的珍寶。這兩條玉河連續采玉幾千年,向人間貢獻了無數美玉,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馳名的玉河。
葉爾羌河是另一條有名的玉河。清代《西域聞見錄》中說此河所產之玉“大者如盤如斗,小者如拳如栗,有重三四百斤者,各色不同?!?BR> 且末境內的一些河流也是古代產玉的重要河流。元代時,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說:且末“境內有幾條河流,也出產玉和碧玉,這些玉石大多銷往契丹,數量十分巨大,是該省大宗輸出品?!?BR>
二、原生玉礦在高山峻嶺。
和田玉原生礦床產在昆山和阿爾金山,都在3 500~4 500米高山之巔,玉與冰雪相映,為天下所少見之美景。
昆侖山是世界上著名山脈之一。遠古時代,被稱為“萬山之祖”,成為中國古代神話中心之一。一些神話與美玉有關,如黃帝食玉瑛和穆王登群玉之山的傳說,令人神往。昆侖山的原生和田玉礦主要分布在葉城到于田一帶的山中。目前已知有十幾處,最著名是三個玉礦區,即葉城縣密爾岱玉礦、皮山縣賽圖拉一帶玉礦、于田縣阿拉瑪斯玉礦。
密爾岱玉礦,可能是《山海經》所稱黃帝食玉和種玉的密山和鐘山,清代洪吉亮在《昆侖山釋》中說:“昆侖為產玉之山,今南山自葉城至于闐皆產玉,而密爾岱山為最大,半嶺以上純玉無石,故世人稱之玉山?!贝耸乔宕钪匾挠竦V,開采盛時達三千多人,以產大玉著名,清代貢玉也多來自此處,用作玉寶、玉磐、玉冊,如玉器之王“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就用此地玉料雕刻成。此地清乾隆時曾采得大玉三塊,重三千斤到上萬斤,運到烏斯塔拉,嘉慶皇帝下令罷之,此三塊玉現今下落不明。賽圖拉玉礦在喀拉喀什河上游地區,新藏公路康西瓦—賽圖拉一帶,有礦床多處,資源量很大,產青玉、青白玉。于田縣阿拉瑪斯玉礦海拔高4 500米,在清代已發現,20世紀早期,天津人戚春甫兩人在此開采,以產白玉出名,工藝界稱之“戚家坑”。新中國成立后,組織開采,是和田地區的主要玉礦山,也是白玉的重要產地。
阿爾金山的原生玉礦,主要分布在且末和若羌地區。且末縣原生玉礦已知有5處產地,在海拔3 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中塔特勒克蘇玉礦是目前新疆出產和田玉原生礦的主要礦山,礦化帶規模大,有多條礦脈和礦體,主要是青白玉和青玉,并有糖玉和白玉。1985年揚州玉器廠琢成的“白玉五行塔”玉器就出自此礦,近年來采出的重1 502公斤的青白玉山料也出自此礦。塔什賽因玉礦礦化帶長十幾千米,有礦體多個,是又一個重要產地。
且末縣玉石礦自20世紀70年代建礦開采至今,已采玉石2 870噸,表明該區有豐富的玉石資源。若羌縣原生玉礦主要是庫如克薩依,該礦古人曾開采,20世紀90年代重新開采。在35平方千米的范圍內有5個礦點和1個礦化點,礦石以青白玉和青玉為主,玉有的帶黃色,資源量約2 000噸。
三、和田玉成礦條件極為嚴格
和田玉是接觸交代型礦床,但是形成條件極為嚴格,成礦不易,它與超鎂鐵巖閃石玉和蛇紋石玉均不同。超鎂鐵巖閃石玉,如瑪納斯玉、加拿大玉、新西蘭玉等,產在超鎂鐵巖及其接觸帶,是交代作用形成,分布較為廣泛。蛇紋石玉,在國內外廣泛分布,可由超鎂鐵巖或碳酸鹽巖經蝕變和交代形成,資源量很大,這類玉在昆侖山中有時與和田玉共生,被稱為“昆侖三”。寶玉石礦以稀少性為特點,一般說來,越是稀少,則越是貴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物以稀為貴”。所以,和田玉的稀少性,也是珍貴因素之一。
和田玉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由白云石大理巖與中酸陛巖漿巖發生交換作用而形成的。它的成礦主要條件是圍巖、侵入巖、構造等三大因素。
(1)圍巖:為白云石大理巖,這是由元古代海相沉積的鎂質石灰巖或灰質白云巖經區域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和田玉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其鈣鎂質的來源是圍巖,白云石大理巖具備這一條件。其化學成分為:MgO 20.79%,CaO 30.21%。在和田玉礦床中,如成礦圍巖為白云石大理巖,則礦體規模較大;如為白云質大理巖,則礦體規模??;在方解石大理巖中沒有和田玉礦。白云石大理巖的產狀也非常重要,成礦的白云石大理巖往往是透鏡體或捕擄體,而厚層狀白云石大理巖往往不利于成礦。
(2)侵入巖:巖漿及熱液對和田玉形成有重要作用,硅、水均來自于巖漿及熱液。成礦有關的侵入巖,據和田玉礦床研究,其特點是:①約三分之二為花崗閃長巖一閃長巖,三之一為花崗巖。②成玉最密切是層狀小巖脈,其長十幾米,寬幾米,而大的侵人體僅與成礦有空間關系。③侵入巖的:FeO含量對玉品種有關,一般說來Fe()含量低,有利于形成白玉。如阿拉瑪斯礦床中,花崗閃長巖Fe()含量為0.30%,大大低于中國花崗閃長巖平均值,形成了白玉。
(3)構造:這是成礦的重要條件,主要是斷裂構造。大的斷裂帶控制大的侵入體的分布,支斷裂與礦化帶分布有關,而成玉最佳的構造面是侵人體接觸帶、巖層層面、斷裂剪切面的“三位一體”重合面。
和田玉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尚待深入研究,初步認為是:成玉溫度不高(300攝氏度--340攝氏度),壓力不大(小于2.5千巴),介質為中性或弱堿性,為還原環境和半開放系統。
四、和田玉資源潛力大,遠景較好。
和田玉在古代雖然開采幾千年,但是,由于開采條件所制約,產量不是很大。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地質人員的調查與研究,表明和田玉資源潛力大,仍有較好的遠景。
和田玉礦帶長上千千米,具有成礦的地質條件,目前地質工作程度低,許多地區有待調研,如玉龍喀什河地區的原生礦床尋找,密爾岱地區的原生礦床評價,若羌地區的原生礦床尋找,古代玉河的資源評價,已知礦床及其外圍的普查評價等等。近年來通過少量工作,新礦床和礦點不斷被發現,更表明新的發現仍有可能。關于和田玉的潛在資源量,據唐延齡等在《中國和田玉》一書中預測為16~35萬噸。近年來,有的地質工作者提出為100萬噸??傊?,需要更進一步進行地質調查和研究,查清和田玉的資源,并且按照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做好和田玉的開發和保護工作,以利于今后的利用。
(文章選自新疆寶協所編撰《中華瑰寶和田玉文集》一書)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烏斯塔拉貢玉之謎
下一篇:山西省舉辦首屆和田玉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