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玩玉的基本分三個支流,第一種是玩皮色或皮沁,如遇好的創意會出彩,一般都做淺浮雕,體現其皮色特點。在現今玉料奇缺玉價高漲的同時,現代文化和現今收藏者的文化修養的提高,將中國古文化和中國書法和國畫溶入其中,紅臉的關公,黑鐘馗等等,巧妙地利用了玉本身的“瑕疵”化腐朽為神奇,使其具備特色和觀賞性的同時,還有不可模仿的特點,趣味無窮。其缺點就是沁料的硬度較軟很多都在6.5以下,某些創意和細節做不到位,但是現今的工藝大師們更是煞費苦心,巧奪天工,將千古文化藝術的魅力充分體現在玉雕作品上,簡約而不簡單,讓很多玉器作品大放異彩,讓玉友藏家們嘆為觀止,唏噓不已。
第二種玩家較為注重玉質,這是必須遵循的理念,但是一部分人見不得玉料本身天然的臟、沁、綹、皮、甚至將皮色挖掉,十幾年前的師傅都很保守,認為玉就得干干凈凈的,不得有半點瑕疵,挖臟去綹,大塊變小塊,那會兒玉價也不高,現在想想那會多浪費啊,到現在仍有一些成名的工藝師見到沁色便說不是玉、玉質不好、石性太重、做不了活之類的話,動不動就切、挖、掏,殊不知忘了玉本身的特性了,玉——石之美者,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各有各的做法和玩法,三思再動工,一件作品的創意最重要,且勿一概而論,一意孤行,多聽多看多想多采納,幾千年的寶貝您十幾天就搞定完工了,錢是到手了,這塊料也就被定了性了,殊不知留下了多少遺憾啊,其實中國的金屬件、木雕、石雕、工筆、中國動漫、傳統書畫、剪紙等各種技法的題材有時候可以相互融匯貫通,取長補短,化腐朽為神奇才堪當一代大師,每件作品都有一個故事一個傳奇,留一段佳話在人間給后世晚輩學習和共勉。
第三種玩家最簡單就玩料子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始的形狀,這樣還給后世玩手藏家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和余地,古時候的我們的先輩永遠不會想到我們現在有這么先進的工藝和科技,還有玉雕技藝的進步,我們的后輩又會是怎樣呢,無法估量,也無法預知,再沒有好的工藝的同時,天然的原石也會讓我們的收藏變得趣味無窮起來。
山料被滾磨成子料出售,也使很多入門級買家陷入誤區,排斥帶有天然沁色的料子,也使得造假者大量生產磨子和料器?,F在的好肉帶好皮色的料子價位又高于光白子,鑒于市場需求,造假者便又將染色磨籽或山料磨籽染色后也投向市場,狠狠的又賺了一筆,重創了很多新手初哥。和田這種造假工藝都有五百年了,原來自古有之,我等皆買過此類物品參照學習,走眼也無須羞愧,更不要恥笑他人,不斷的學習進步,擁有一個平常心態才是你我眾多玉友必備的德行。
鑒于這種思路也使得一些初級藏家大量收購買進,甚至連普料和青海玉市場價位也在一路被炒作走高,導致前幾年和田玉的暴利,一些玉販很快致富,導致現在有料不出,貪念俱增,都想再撈第二筆橫財,大量的囤積和漫天要價使得現今玉石市場蕭條,甚至現在連很多工藝大師都無料可雕了,交了學費又受傷之后很多藏家對和田玉也變得很理智和冷靜了,望而止步了,開始將目光開始轉向另外的玩品。
08年后的和田玉市場相比前幾年會淡很多,因為玩家藏友的經驗日趨豐富,集藏知識及眼力在學習購買的同時精進,一些普品會走低,相比精品的受關注程度大大增高,但價位會趨于平穩,市場會淘汰一些做的不專業的賣家店鋪,北京、上海、蘇州等地近一半的玉店關門大吉,前幾年一窩蜂的炒作和田玉的一群人也有心無力了,在大家都認知和學習后,對和田玉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也是體現我們現今社會收藏人群的文化素質的提高,心存僥幸的心態也會收斂消失,在大家都進步學習的同時,該是冷靜想想08年后和田玉會以怎樣的趨勢發展,回望前幾年的熱火朝天的市場,該是大家反思準備如何繼續將玉文化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了,優勝劣汰市場是殘酷的,相信大家會發現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各個角落有這么一群人一直在堅持地做著大家都認為不起眼的事業,他們不貪,持續平穩的按照他們的經營理念和生存方式發展著,有著穩定的客戶群,悄無聲息的在各個城市滲入并壯大,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暖玉期待08年后得和田玉會有一個好的發展,玉石收藏市場一路走低的同時,市場需要我們更專業,商人也好,藏家也好,玩手也好,要有一個更好的平常心來面對,妒忌、貪欲、自私、郁悶、羞愧、無知都是不可取的,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盡你我所能能讓更多的人認知學習千年文化具備集藏知識,未嘗不是一件功德樂事,這個需要大家的努力關注和支持。
(摘自中國和田玉網網友“暖玉暗香”的博客)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中國玉器文化特征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