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工藝特點
玉雕獸類產品的制作工藝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A、出坯時,一般先從獸頭開始,繼而是軀干,最后是四肢。
B、在切塊分面時,對頭部和四肢應留有較大的加工余量。
C、對細腿的背如馬、鹿、羊等一定要留有輔助性的“臨時支柱”,讓兩只前腿或兩只后腿暫時分別連起來。待進行到細坯時才去掉。
D、做獸的四肢時;應運用“先方后圓”的原則。因為這樣做,容易做準四肢的結構。只是在細坯階段時才將“棱”表圓。
E、在粗坯階段,主要是運用鍘鉈、駿能進行形象的確定。待基本形態確定后,用沖鉈。軋能將表面琢平,然后才開始細找獸的結構。
F、細部加工應在細坯階段去完成。不要在粗坯階段就做好某些部位的形象。
G、獸脊是表現獸動態較好的部位。制作時要經常以獸脊作為觀測點,來檢查獸的動態是否好、獸結構是否兩邊勻稱等問題。
H、玉雕獸類擺件有單件、對件、套件、群雕之分。
對件,要求兩件擺件中的獸大小一致,但動態形成軸對稱關系。決不能出現”一順邊”的造型。一件,常見的有5套件、8套件。會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種是”大小套”,即一套獸產品,動作都是一樣的、只是規格上由大到小。例如“套服”是由5只規格分別是1寸、1.5寸、2.5寸、3.5寸、5寸的熊組成,熊的動作完全一樣。另一種可稱為“花樣套”,是由若干只動作不同,但大小一樣的獸組成。如“套八馬”是由八匹規格一樣大的玉雕馬組成。
(2)玉雕馬的制作方法
玉雕馬有“仿漢馬”、“仿唐馬”、“寫實馬”之分。這種區別是指馬的藝術形象所具備的形體特征和裝飾風格而言的。并非是指馬的生理結構有不同。
例如,“仿漢馬”是相制作者有意識地夸張馬的頭、頸和軀干,其健壯的四肢都在作上下輪回地運動,并與頭尾運動方向相呼應?!胺聺h馬”的軀干也略長、動勢呈弧線形。馬的形體結構簡單得幾乎可以用一些幾何體組成——臀部作一圓,胸部、頸部作二個半圓。
整個馬的造型表現為由頭、尾、四肢向外呈放射狀展開,同時又在作上下前后的呼應。因此,“仿漢馬”才具有渾厚簡樸、雄健奔放的風格。
又如,“仿唐馬”是在造型上強調頭小、頸薄、胸寬、腹窄、肢細等外部特征。在具體部位上又強調特征的表達,如馬頭,則強調下后見圓,鼻孔轉折,眼上臉呈直角度并與圓型眼球形成對比關系。如臀部,則強調豐滿。如馬腹,則強調平收。再加上剪成“三花”或“五花”的馬振、挽卷起的馬尾、裝飾華麗的馬鞍、馬屆、馬轡、終繩、櫻絡會飾,這就必然構成“仿唐馬”那豐麗飽滿、體態勻稱、裝飾華麗的風格特點。
因此,各種馬的風格雖然不同,但制作工藝方法應是相同的。
玉雕馬的制作可分為:工藝設計——坯玉——細工——精細修飾——拋光,共五個工藝步驟。
①工藝設計
在工藝設計階段應從正面、側面和俯視面來把握馬的動態和形體。如果馬的動態不大,就可以從正面將馬的造型用最簡單的線形和體塊概括起來。如果馬的動態較大,加馬回首、奔騰,則要多從側面和俯視面來進行形體塊面的分割,只有這樣才能把握馬的各部分形體和空間中的相對位置。制作者應經過上述思考后,才能進人雕刻階段。
②坯玉工藝
粗坯的第一個步驟是“切塊分面”。制作者按工藝設計階段所構思的形體塊面用鍘鉈將玉料,所有與馬的影象輪廓無關的余料切去。要注意的事是,對馬頭和四肢的留料要加放加工余量,并不要急于將各部分表圓。
粗坯的第二個步驟是推落派活。這一加工步驟主要是解決代表馬的各部分體塊在玉料上的實際位置。因此,應多從側面和俯視面來細分馬的形體塊面。雕刻的順序是馬頭——軀干——四肢。在這一步驟不應當做出具體的結構,而是在相應的體塊表上,按照形體特征、將大面分成中面,在中面上繼續分成小面。只有這樣反復地從馬頭至四肢進行幾次馬的形象就會逐漸顯現。在這一個步驟中最忌諱的事是將四肢做成圓柱形。應牢記“先方后圓”的雕刻法則;只有在細坯階段才能將馬腿裹圓。為了防止馬腿斷裂,應在縱深方向留有支柱,應將馬腿連在一起。
首次修整是粗坯階段最后的一個加工步驟。因為這時造型上已無余料,形象也相對地準確,因此,這時的任務是把表面做細,記一些不太準確的活做得更加準確。首次修整的主要工具是沖館和軋鉈,應當祀馬坯表面上的鉆痕、凹凸不平處磨平。
③細工工藝
細工是精細加工,包括“精細派活”和“精細修飾”兩個步驟。
精細派活,是用各種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工具,對玉件的細部形象進行刻畫,包括對外形的最后確定和各種裝飾線的確定。精細派活應當從馬頭開始然后是頸、軀干、四肢;最后是馬頭的眼、嘴、鬃毛、馬尾。以上程序要反復進行幾次,也就是說每做一個部位都不能一次到位,要經過幾次不同的”逼近”,才能達到良好之效果。
④精細修飾
最后修整,只著眼于一些細部形象的刻畫,如勾鬃毛、勾眼皮;調整局部未做準或未做到家的部位;還應當對產品表面進行精磨,達到平整、光潔的程度,并去掉各種輔助性的支柱。
(3)玉雕象的制作工藝
①工藝設計
從雕刻方法和雕刻步驟來說。做象與做馬并無區別。只是因為象有象的生活習性和形體特征,馬有馬的生活習性與形體特征。
所以,只是在形象的具體刻畫上有區別。要做好玉雕象,關鍵是在工藝設計階段要構思好能代表象各部分的形體狀玦。由于雕刻者對造形體塊的認識不同使用工具的方法略有不同,在對形體塊面的劃分上也是不相同的。這種不同是允許的。但無論如何,雕刻者都要在雕刻的實踐中去尋找適合于自己認識水平的形體塊面,并記住是如何將大塊面分割成形體較復雜的中玦面,又是如何將中玦面分割成形狀更接近造型形象的若干個小塊面的,這樣,就能鞏固自己的雕刻技藝。如果能減兒其過程,就意味雕刻的技藝水平在提高。
②坯玉工藝
制作時,用鍘鉈將余料切去找出象的大致輪廓。鼻子拐彎處要留較大的加工余量。兩支象牙之間應留有縱向的臨時支柱。兩統相交處應當是象形體輪廓中的最高點或最外點。
③細工工藝
仍從象頭開始做起。先用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軋鉈將象頭的基本結構做準,定出眼睛的位置。然后是軀干、四肢的關節和肌肉結構。最后是象頭的具、嘴、眼睛、腳趾、象牙和尾巴。
以上程序要反復進行幾次,待各部形象準確細部也勾勒完畢,即告結束。
④精細修飾
精細修飾,只著眼于形象的細致刻畫調整局部未做準或未做到家的部位,并對形象表面進行精磨,使之達到平整、光潔的程度,各種輔助性的支柱也應去掉。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石天然顯靈秀 妙手雕琢蘊雅意——記海派玉雕大師王金忠
下一篇:淺論現代玉器做舊技法與使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