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錯金五福捧壽鏈子瓶
中國和田玉從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開始流傳,新疆人民把和田玉作為珍寶和友誼的第一個媒介,向東、西方傳播和交流,開拓出一條運輸和田玉的“玉石之路”。正是這條“玉石之路”引導了張騫通西域,開通了后來的“絲綢之路”,從而帶來了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和繁榮。和田玉從發現到現在七千多年漫長的時間里,一直在中國玉器史上閃耀著光輝,在玉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和田玉雕刻工藝的發展與完善,和田玉的工藝品也呈多樣性,不再是簡單的飾品或禮器,其作品的藝術性、文化內涵都非常濃厚。如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表現技法,在一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中像一朵奇葩,在燦爛的玉文化當中獨樹一幟,成為皇權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應用史料記載為漢代,其表現手法為鑲金、描金、鎏金、貼金、戧金、金銀錯等等。
在遠古時代,黃金和白銀在工藝品制作中的應用主要以銅器為主,兩漢后開始在木器瓷器、漆器、竹木器、家具、雕塑、壁畫制作中應用。真正應用于和田玉的制作是從唐代開始,至清代得到了繁榮和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后,由于中國經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屈辱歷史,有些黃金、白銀在和田玉中的應用曾一度失傳。改革開放后,這些曾一度失傳的手工藝技法再度走進玉文化傳承的歷史舞臺。但由于制作工藝復雜,出活率低,從事黃金、白銀與和田玉制作手工技法的人員很少。很多喜愛這類作品的收藏者不知道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應用的方法和分類,更有部分藏友認為只要是和田玉作品中有黃金和白銀的工藝,統統理解為金鑲玉。而黃金和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應用細分有近十種方法,而每一種方法的表現手法和加工工藝又有區別,同時又各具特點。為了讓更多的喜愛此類作品的藏友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現給大家介紹幾種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應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1、金鑲玉:金鑲玉是我國傳統手工藝之一,廣泛應用在金銀擺件、銅器、首飾、佛像等器物的裝飾工藝中,金馕玉工藝是用焊接、澆鑄、模壓、鏨花等工藝制作紋飾圖案,用爪齒、包邊等技法固定所鑲物體(玉石)。被鑲物體(玉石)突出于所鑲載體,起到表面裝飾的作用。而小件玉掛件、玉牌等飾物,金飾圖案則包裹在其外,以玉為主,以金為陪襯,烘托玉質之美。金鑲玉是花絲鑲嵌工藝的一種表現技法,主要突出一個鑲字,以鑲為主,經過金鑲嵌的和田玉飾物,其美感更加突出。
2.描金:描金工藝應用十分廣泛,在玉器、瓷器、漆器、竹木器、家具、屏風、雕塑等器物中均有表現,是工藝品行業中常用的裝飾手法。描金工藝是將黃金研成極細的粉末,再用粘合劑調成糊狀,然后用毛筆蘸上在物體表面描繪,其圖案多種多樣,比如書法繪畫等裝飾。繪畫以白描單線條為主,也有工筆繪畫,精美絕倫、高貴華麗,描金工藝有以金代墨之作用,作者可在被裝飾器物上充分發揮繪畫之才能、書法之特長。
3.鎏金:鎏金也稱鎦金,近代稱“火鍍金”,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漢代稱“金涂”。鎏金是將高純度的黃金捶打成薄片,剪碎后溶解于水銀中成為金汞劑,俗稱“金泥”,將金泥均勻地涂在銅器表面,然后加熱使水銀蒸發,黃金緊貼器物表面。再用瑪瑙壓子在涂抹面反復壓磨,把鍍金壓平,起到加固和光亮的作用。鎏金工藝的特點是鍍層厚、耐磨,如反復加鍍,可達到所需的最佳厚度,對于大型銅塑像及大型銅器物無法采用鍍金工藝的作品,鎏金工藝則是最佳選擇。
4.貼金:貼金是將高純度黃金經過千錘百煉敲打制成厚度僅0.01毫米的金箔,在貴金屬中,黃金的延伸性極強,1克黃金大約能制成6cm×8cm金箔90~100張。因金箔極薄,所以附著力也非常強,很適合表面裝飾,貼金工藝使用普遍,操作簡單,先將裝飾物表面
處理干凈,涂抹一層粘合劑,待黏合劑快干時,將金箔用竹鉗子夾起,貼在有黏合性的被
裝飾物表面,輕刷一遍即成。貼金工藝一般用于織物、皮革、紙張、各種器物以及建筑物表面裝飾。大型銅造像、大型壁畫等方面也有應用。
5.戧金:戧金,也稱“填金”。戧金在工藝品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在牌匾、漆器、屏風、家具等器物中應用非常普遍。戧金是在所雕刻圖案的凹底上平涂金彩或填金片、貼金箔,使圖案顯露金色陰紋,增加了被裝飾物的高貴、典雅,有些牌匾在凹底上大面積填金,使圖案顯得更加突出。也使整體牌匾顯得金碧輝煌。
6.金銀錯:金銀錯,又稱“鏤金”或“鏤銀”,是春秋時期發展起來的金屬細工裝飾技法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將青銅器表面繪出紋飾圖案后,依紋樣鏨出槽溝,用金、銀或其它金屬絲、片嵌入青銅器表面溝槽內,形成金、銀紋飾或文字,然后用錯石(即磨石)錯平磨光,使金絲與青銅器表面自然平滑、光彩照人。在一件器物上同時嵌入金、銀紋飾為“金銀錯”,清代后,金銀錯工藝在玉器、木器、漆器等各種工藝品中廣泛應用并得到深入發展,特別是在玉器行業內尤為突出。
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應用,是玉文化藝術多樣性的集中表現,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上,因為有黃金、白銀的陪襯與烘托,和田玉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作為中華民族燦爛玉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應用會更加廣泛。從而體現作品的雍容華貴、高貴典雅。這種不朽的工藝技法在我們這一代制玉人中應該得到傳承和發展。
黃金、白銀在和田玉制作中的應用,是手工藝品行業中對器物裝飾的一種重要手段,中華民族是一個珍愛藝術的民族,更是一個愛玉、崇玉、敬玉的民族,相信在漫長的玉文化歷史長河中,有更多的制玉人喜好、鉆研這門工藝技法,創作出更加精美絕倫的工藝玉器作品。
(注:本文選自新疆寶協編撰的《中華瑰寶和田玉文集》(二)一書)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心開一境技不“薄” 清新雋永意無窮——記上海玉雕工藝師萬偉
下一篇:玉器的價格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