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注】“玉友說玉”系列文章,來自于網絡上玉友對和田玉的觀點和看法,供大家分享和借鑒。文章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和田玉網觀點。如果你有獨到的觀點和看法,歡迎給我們投稿。
收藏愛好者應學會鑒別玉的質地,例如:溫潤縝密、光澤如脂肪,半透明而顯得敦厚拙樸的玉件,為上品。若粗糙干澀無光澤,豪不透明或太透明又有瑕玷,為下品。 崇玉、愛玉是東方人的傳統,人們對玉器的需求處于上升的趨勢。隨著玩玉者隊伍的擴大,人們對玉器的青睞導致價格的上揚,也為玉器收藏者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投資機會。
和田玉之色,是玉本色加玉的次生色組成,皮色子玉是子玉中的精品,皮色子玉一般采于河床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為久遠,一些名貴的皮色子玉品種如:棗皮紅、黑皮子、秋梨黃、黃蠟皮、灑金黃、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對于玉的顏色,人們歷來是非常重視的。玉性和顏色的綜合體現產生的特殊現象叫做:玉浸。和田皮色籽即便是未經過雕琢的玉,也是很珍貴的,比那些未受沁色的,則遠遠勝過百倍。
問:加色的話僵也容易會顏色比其他地方深的嗎?還是只裂的顏色會比其他地方深的?
答:加色的話僵的顏色會變得很深,同時能深入很多,僵的地方看上去顏色會挺厚的,有時會有1-2毫米,有些賣家就憑很厚的皮色就硬說是真皮色,其實現在的真皮色的成品是極少的,不會超過10%,不管外面的賣家怎么說,其實也都是加過色的,只有很多賣家自己也不清楚,因為他們只是批來的,并不清楚料的來龍去脈
先上一顆芒果形的帶皮色和田玉,這塊和田玉主要是形好皮色真,玉質到是一般,有些地方帶僵……(下圖)
真皮色的特點是,皮肉一體,顏色不妖艷,皮色過渡有層次,皮的油潤度較佳,先看看真皮色的特點,后面會上些加色的皮給大家比較的,以后就不會被忽悠了……
皮肉一體
背面
這圖注意一下裂隙,僵線上的顏色,即皮的潤度,盡管在玉質不太好的地方還是很潤的
這個是加過色的,顏色叫妖艷,沒層次感,這種有人會巧雕,留一點點皮色,跟你說真皮色還賣高價……
當然加過色的籽料也不一定差,也有很好的,就是看玉肉的質地來論價的,當然不應說真皮色還加上皮色的價值。
看看放水中會退色的,這是泡一天退下的色,我一般雕之前會泡到不能退色為止
這顆籽料是顏色退好的,這種雕好后留一部分皮,有的賣家就跟你說這是灑金皮的,當然這顆玉質還是不錯的,雕好的還是很好的東西
這顆是不是皮色更自然,連裂隙都基本沒色,其實原來也是加過色的,由于玉質很好的關系能泡得叫干凈,這種賣家會更你說是淡淡的灑金皮或桂花皮的。
當然這塊料皮色雖曾加過,料其實是很好的,白度細膩度都一流的,羊脂級的東西,說到羊脂級再多說幾句,現在賣家動不動就說羊脂級甚至還說羊脂玉的,其實羊脂級不光要白度高,玉質還要特細膩,渾然一體的,其實能達羊脂級的料很少見的。
這是玉質不太好的,加色吃進去了,退色后顏色雖變得不艷了,看色調有些像頂樓,但皮是皮肉是肉,沒層次感,一看就是加過色的……
這塊很干凈了吧,告訴你這也是曾加過色的,這料是光白籽加的色,退完色了還是光白籽
玉的做工也相當重要,古人用心專精,學玉做工時間又很長,所以有精湛的技藝,深厚的功力,古樸典雅、風格濃郁。其玉器做工體現在紋飾精美,刀法純熟,線條流暢,遠遠超過現代的機雕工藝水平。玉好工好,有了這兩條,此玉的價值就較高了。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第七屆和田玉石文化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