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注】“玉友說玉”系列文章,來自于網絡上玉友對和田玉的觀點和看法,供大家分享和借鑒。文章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和田玉網觀點。如果你有獨到的觀點和看法,歡迎給我們投稿。
“玉石籽料的“皮”和“汗毛孔”是次生的,由于地質、氣候的變化玉石隨著山洪從高山玉石礦帶幾經周折來到山下最后沉積在玉石河床上,在搬運中,不斷受到外力(摔、跌、碰撞、沖刷)變的圓滑了,沒有了棱角,在漫長的“睡眠”中受到周圍物質環境的侵蝕玉石表面質地松軟的部位和侵蝕受傷裂痕處慢慢長出了“皮”色和“汗毛孔”。皮是一些金屬元素的侵蝕融入造成的;而“汗毛孔”也是長期沖刷和侵蝕導致的,這些都是大自然的刀工神斧所造就的。
這些照片,都是我在三十倍放大鏡下拍攝的。
條件有限,只有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線,角度,放大鏡的放大效果,去顯示和反映子料(籽料)的一些表面特征。
因為拍攝難度比較大,不太全面的地方,還請朋友們指正,一起參考和學習~
先看看子料(籽料)表面的一些照片(1-3張圖片)
天然的皮色在放大鏡下的效果~
拍到的平安扣內壁上的紋路,非常清晰
一塊戈壁料的表面特征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舉行和田玉文化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