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玉器市場一片紅火,但有件怪事兒,就是新玉交易熱鬧異常,古玉市場蕭條慘淡——一件高檔翡翠或一塊優質和田籽料的價錢往往能買數件“古玉”。于是,有玉友感到困惑了:現在是“好古”的時代,加上此起彼伏的媒體鑒寶欄目的宣傳,凡是與“古”沾邊的東東都很走俏,為什么到古玉這兒就不靈了呢?
這的確是當下玉器市場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并不奇怪,因為假古玉滿天飛,且權威鑒定結構的缺失導致某些古玉爭議頗多,鮮有人肯一擲千金地冒這個險。
古玉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某些古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以用權威的方法定真假——這也是古玉市場不太樂觀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我到北京出差,見到了戲劇大師張廣天。老友久別重逢當然是欣喜若狂。閑聊之余,張廣天掏出一件玉劍璏說:“聽說你喜歡戰漢玉,這件水銀沁的好東西就借你玩幾天吧。”看我有些無動于衷,張大師急了:“你怎么不激動???”我笑著回答說:“好東西見多了,有些寵辱不驚了。”盛情難卻,接下來我就佩戴著這件玉劍璏在京城走親訪友。去漢唐考古學泰斗齊東方教授家串門時,我取出玉劍璏請他辨別真偽。齊先生看后說:“是件好東西,哪里來的?”次日,又回北大拜訪我的玉器老師趙朝洪教授。趙先生看到這件東西就劈頭蓋臉地把我臭罵一頓:“蒲紋就是蒲紋,谷紋就是谷紋,古人分得很清楚,而且這件東西圖案含糊不清,刀法拙劣晦澀,顯然是現代仿品。至于所謂的水銀沁,那是化學處理的,我都見人家做過。你竟然買這樣的東西?!幾年的玉器課白上了……”
這件事兒搞得我哭笑不得,但也印證了一個事實:不太“開門”的古玉爭議多多,又沒有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權威鑒定機構,誰說了算?你又該相信誰呢?這樣一來,古玉買進容易,但急于兌現時公婆各持其理,說不清,那你可就傻眼了。這個道理玩玉的人恐怕都明白。
新玉人見人愛便于“顯擺”
對某些新貴階層來說,玩玉就是玩心情,與其花大錢買一件“說不清”的古玉,倒不如買件光鮮“開門”、人見人愛的新玉,這樣顯擺起來自己也有面子。然而也是古玉的這種“說不清”,往往讓不少愛玉的君子沒有面子。
我有位閱歷豐富的玉友:越戰時是優秀的偵察兵,轉業后是威名遠揚的教官,后來下海成了一名儒商,生意做得不錯。這位朋友有一件岫玉質的紅山玉鸮。這件玉鸮是他的摯愛,據說有人出60余萬元的高價都沒舍得賣,平時總是“無故鸮不去身”。一次,他取下玉鸮讓我欣賞,我憑感覺隨口說了句“不對”。自此之后,就再沒見他戴過這件玉鸮,估計我說的那句“不對”可能讓他非常不舒服。
收藏上等新玉踏實又省心
盡管玉器收藏熱一浪高過一浪,但為投資、理財而買玉者不占少數,真正識玉、懂玉的藏家又有多少呢?正如一位經營演出的張姓朋友所說:“這年頭投資股票老是虧,買黃金也未必有保障,不如買幾塊和田玉放著實在?!毕鄬庞穸裕虾霉ぞ?STRONG>和田籽料和上等翡翠飾品較古玉好辨別,加之上品越發見少,近年來價格又一路飆升,是真正的財富象征。因此,從投資的角度講,掏腰包買塊上等新玉比收藏古玉省心又踏實——這或許是所謂當下古玉市場價格干不過新玉的最直接原因。
其實,翻翻中國十余年來的拍賣紀錄,真正古玉的價格并不便宜。早在1996年北京瀚海秋拍時,紅山文化的那件岫玉質“太陽神”就拍出了242萬元的高價。嚇人吧?
假古玉成本低 賺錢就賣
玩玉的人大都知道,時下的古玉造假勢頭之猛、規模之大,遠勝宋代乃至明清,可謂史無前例,致使古玉市場中假古玉比比皆是且便宜,真古玉則一塊難覓。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真絕!受利益驅使,現代古玉造假者結伙成幫,產、供、銷一條龍式服務,不管是興隆洼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高古玉”,還是明清“古玉”,只要想買都能給你找到。有位北京的朋友曾告訴我:“琉璃廠、潘家園的某些玉商用卡車運載假古玉,血沁、水銀沁等‘古玉’要多少有多少。”這些造假專家造出來數量可觀的羊玉、狗玉、烤色玉、血沁玉、火燒玉、叩繡玉遍及祖國各地,專騙那些“好古”的人,有時連專家都“打眼”。而且假古玉多是用價格低廉的劣質玉料,如下等俄料、青海料、韓料等加工而成,成本不高,玉販子自然是賺錢就賣。
近年來,我也曾多次游逛北京、廣州等地的古玩市場,從未碰到過一件稱心如意的“大開門”古玉。
資料鏈接
古玉種類(部分)
玉圭: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制禮器,為瑞信之物,長條形,上尖下方,也作“珽”。
玉笏:上朝時所執的玉制手板。
圭璧:古代帝王、諸侯朝聘或祭祀時所執的玉器。
玉環: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稜栄拧め屍鳌罚骸叭夂萌粢恢^之環。”郭璞注:“肉,邊;好,孔?!毙鲜瑁骸斑?、孔適等若一者名環。”古時用作佩飾。
玉佩:“佩”亦作“珮”,玉作的佩飾。
玉玦:古玉器名,與玉環為兩種佩玉。圓形者稱玉環,環形而有缺口者稱玉玦。
玉帶鉤: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發明,用以鉤連腰帶。帶鉤有銅、玉兩種,流行于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
玉衣:玉制的葬服,又稱“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種形狀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級不同采用金鏤或銀鏤、銅鏤連綴而成。
含玉:古玉器名?!昂币嘧鳌皢i”,有的書上還稱“押舌”。古時入殮時放在死者口中的玉。
玉蟬: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玉為蟬形,故名“玉蟬”。
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漢代有九竅塞,即填塞或遮蓋死者身上九孔竅的九分件玉器。
玉璽: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自秦以后,以玉為璽,為皇帝所專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
玉魚:刻玉為魚,是一種珍玩和佩飾。
玉帶:唐、宋官員所用的玉飾的腰帶,以之分別官階之高低。明代唯親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帶。
玉藻:古代王冠垂掛的玉飾。
探討何謂古玉?
眾所周知,我們今天所說的古玉包括“傳世玉”和“出土玉”。那么,“古玉”又該如何界定呢?就是這個“古”應該算到何時呢?關于這個問題,不同的玩家或考古學家有不同的標準,譬如有人認為只有“三代(夏商周)玉”才是古玉,“戰漢玉”還可以,“唐宋玉”便差強人意,“明清玉”則不入眼,“民國玉”就免談了;而在一些玉友的眼里,超過百年的玉就是古玉。
從收藏的角度客觀地說,對“古玉”的界定不應過于苛刻,因為不管歷史長短,它們都是中華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界定“古玉”不妨借鑒歷史的分期法,即1911年清代結束以前的就是古玉,具體分為“史前玉”、“三代玉”、“戰漢玉”、“唐宋玉”和“明清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和田玉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和田玉皮色的俏色巧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