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玉器大致可分為禮樂類、儀仗類、喪葬類、佩飾類、工具類、生活用品類、陳設類、雜器類八種。其中,除了玉禮器幾千年來品種變化不大外,其他幾類都隨時代的不同而發生了變化。
禮樂類
是祭祀、朝享、交聘、軍旅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一些器物。這類玉器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即所謂藏禮于器。璧、琮、圭、璋、璜、琥等,是主要的六種禮樂器。此外,瑗、環、瓏等,也曾在不同時期作過禮器。
儀仗類
這類玉器又稱玉兵器,主要有玉戈、玉刀、玉戚、玉斧等。這類玉器主要出現于商、周兩代,以商前期最為突出。春秋戰國以后,除仿古玉器作品外,這幾種器物均很少見到。
喪葬類
這類玉器簡稱葬玉,專指那些為保存尸體而琢制的隨葬玉器。古代的人們由于受鬼神觀念和宗教思想的影響,相信人死亡后,靈魂便會到另外一個世界。為了靈魂永存,人們便將某些玉器用來保護死者的尸體。從戰國時代起,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一套喪葬用玉的制度。歷史上用過的葬玉主要有瞑目(包括面具、眼簾和眉)、玉握、玉塞、玉衣等。
佩飾類
指人身佩戴的玉器,其內容十分龐雜。主要有頭飾、耳飾、項飾、手飾和身飾。佩飾類玉器產生于原始社會。許多器形較小的板狀體及器身有穿孔的玉器都被認為是佩飾玉,如,玉人、玉龍、玉耳、玉釵、玉環及各種玉佩、玉墜等。
生產工具類
這類玉器主要見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后來,隨著青銅冶鑄業的繁榮和鐵器的出現,這類以玉材琢成的生產工具逐步消失。生產工具類玉器主要有斧、箭、鏃、斤、鑿、刀等,與青銅工具的形制沒有什么差異。殷墟婦好墓、三星堆祭祀坑、江西新干大墓等都出土有大量的玉制工具。
生活用品類
這類玉器即常說的玉制器皿。最早見于商代的有玉簋,到了戰國、秦漢時代,玉角杯、玉卮、玉奩、玉燈、玉羽觴等,就很常見。唐宋以后,玉杯、玉碗、玉瓶等大量出現,玉制餐具、文具、酒具等,更是品種激增。到了清代,生活用品類玉器的品種和數量均達到歷史高峰。
陳設類
商周時代,曾出現過一些無穿孔的小件圓雕玉器,它們可能就是當時的陳設玉器。到了清代,玉制陳設達到鼎盛。陳設類玉器主要有玉山子、玉屏風、玉獸等,此外,玉制文房用具,如筆筒、書鎮、筆架等,也可以歸入陳設類。
雜器類
指不能歸入以上幾類的玉器。較常見的有玉鉤、玉如意、玉璇璣、玉剛卯、玉帶、玉劍飾等。
中國傳統的玉器,在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絕大多數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演變,無論是品種還是形制,只有少數幾種較為穩定。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古代玉器與中華文明起源息息相關
下一篇:中國人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