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玉件越來越被廣大愛好者和收藏者鐘愛,從佩戴、家居工藝品擺設,到個人以投資方式收藏古玉以及地區旅游的主要消費品,玉器都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如何鑒賞、如何收藏、如何辨別,這里面就大有學問了。
各種玉件的構思設計一般都以吉祥、愛情、祈福為主題;佩戴它,人們相信可以具有吉祥、平安、永恒、幸福、富有以及前程遠大、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等寓意,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更使之豐富多彩,絢麗多姿。
如手鐲是最為流行的款式之一,她常常象征統一、和諧、典雅以及女性的溫柔。直到今天,一直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手鐲能保護其佩戴者免于傷害,手鐲能夠化解各種負面的影響以及給其佩戴者帶來福氣。例如,佩戴手鐲的人在偶發事故中可能發現心愛的手鐲損壞,然而自己卻未受傷害。另一個有意思的傳說是手鐲里的好顏色可以傳遍整個手鐲,但這要看佩戴人的福氣如何。在過去,手鐲一直是成對制成的,這來自“好事成雙”這樣的信念,而中國古代親人相認這類故事更增加了成對手鐲的完美色彩。相信上溯至少四千年前的我國,玉手鐲一直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珠寶之一。由于單件的手鐲需要量增大,以及玉石資源的枯竭,高等級的單件手鐲在現代的市場中占有極高的地位,而其價格往往不菲。
現代玉器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收藏、佩帶和鑒賞。人們把玉的種種美妙特性人格化后而引為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境界,因此自古就有“君子必佩玉”之風。
收藏愛好者應學會鑒別玉的質地,例如:溫潤縝密、光澤如脂肪,半透明而顯得敦厚拙樸的玉件,為上品。若粗糙干澀無光澤,毫不透明,又有瑕玷,為下品。
挑選玉器時要注意玉的色澤。和田玉有白玉、青玉、青白玉、黃玉、碧玉、墨玉、糖玉等,顏色斑駁的,還有各種雜色的玉石。
古玉辨偽
鑒定古玉應該著重于兩個方面:一是辨明時代,二是判定真偽。最主要的是前者,大部分玉器只要搞清年代,真偽自明。凡是有藝術性的,才是永恒的、有價值的,藝術價值越高,收藏價值也就越高。
同時還要了解玉材的特性,對和田玉、南陽玉、岫巖玉等玉種的硬度、比重、色澤都要心中有數。玉器的器形和紋飾也是鑒定玉器的重要依據。
愛好者購藏玉件時,首先應看玉質和做工。因為玉質和做工是識別年代的主要依據。另外像紋飾、刀法等同樣是鑒別朝代的佐證。除此種意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判定真偽,確定價值,這才是根本的目的所在。
玉的做工也相當重要,古人用心專精,學藝做工時間又很長,所以有精湛的技藝、深厚的功力,古樸典雅、風格濃郁。其玉器做工體現在紋飾精美,刀法純熟,線條流暢,遠遠超過當今的機雕工藝水平。
具有了這兩條,此玉的價值就較高了。如果再是名工所制、學者、官家所用,價值就更高了。
但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玉的作偽。玉分今古,新玉當然不存在作偽的問題,可舊玉則往往因價高難尋而使作偽的人用心良苦,尤其是清中晚期到民國年間,造偽的手法真是層出不窮,下面略加介紹: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料仿”,就是以玻璃仿造玉,由于仿造水平高,所以很能騙過行外人。在行家眼里是不在話下的。第一,料仿品往往過于均勻;第二,料仿品不會出現玉花、玉性這些玉固有的特征;第三,料仿品往往會有氣泡;第四,它的溫潤及油質感是很“假”的,盡管有些料仿品的水平已經幾乎亂真了。
這里有一個小訣竅,就是這種仿品一般也都有年頭了,因為總會有些磕碰,凡斷口殘缺處都很容易見到玻璃光澤和質地的本來面目。
另外,需特別注意的是“以石代玉”。古人早有“佳石如玉”之說,如果就物理性能看,石和玉的主要物理區別就是硬度不同,而石有硬的,玉也有“柔”的,區別起來確很困難。正因如此,一些仿偽造假者便來鉆這個空子,使一些買者受騙上當。所以,在購買時,正確鑒別、綜合分析,既要考慮硬度,又要考慮溫潤;另外,平時要多留心玉的特征,遇有可疑,切勿輕易購買。
還有一些是以玉為基礎作偽的。它用的是真料,但以白色岫玉仿白色和闐玉,或在玉上造出種種“沁色”,買者一定要格外謹慎。
新玉的辨別
對新玉的質量如何辨別,簡單的方法是:一是看顏色。顏色是評估玉品質最重要的因素。顏色達到勻、陽、濃、正的玉為上品?!皠颉笔侵妇鶆颍弧瓣枴笔侵干珴甚r明,給人以開朗、無郁結之感;“濃”是指顏色比較深;“正”是指沒有其他雜色混在一起。
二是看質地。玉是硅酸鹽在高溫和高壓下形成的多晶體礦物,其組成晶體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經過琢磨后的光滑程度、透明度及色調。因此,多晶體結構越細密,玉的質地就越好。
三是看透明度。透明度是與質地相輔相成的物理現象。質地越幼細,透明度就越高。如果玉的通透程度猶如玻璃一樣,其內晶體的細密程度就可以使光線直透而不受阻擋。
四是看后天加工。玉被開采出來時只是和礦石一樣,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工匠將石中的有色部分小心地切割出不同的飾物形狀,然后加工打磨和雕琢,經拋光上蠟,才能到市場上出售。
五看裂紋。玉上的裂紋可能是在開采或加工期間造成。有了裂紋后,無論其顏色、質地和透明度如何好,都會影響到它的價值。有時裂紋在其表面并不明顯,但在陽光下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到。尤其是被漂白褪色或被染色的玉,裂紋皆為常見現象。
在辨別玉質量的同時,還要防止人造仿玉的以假亂真。人造仿玉是用玻璃、塑膠等材料染色后制成。玻璃仿玉大多內含氣泡,顏色與真玉有別。
玉在鑒別方面的文章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到、學好的,但只要掌握了大的原則,再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判定真偽優劣還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古玉鑒玉識色簡要
下一篇:玉龍河畔的采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