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金獎作品 杜乃成《蚌中童趣》。
創新金獎作品 宋世義 《裸女》。
創新金獎作品 黃罕勇《辟邪》。
隨著2012年中國上海玉石雕“神工獎”工作逐步展開,組委會日前正式發布消息稱,將在籌辦“神工獎”期間首次評選“玉雕藝術評論家”與“玉雕藝術特約研究員”,從而進一步改善中國玉雕長期缺失的市場環節。
據介紹,雖然中國玉文化源遠流長,經過幾千年發展,完成了從“神玉”到“王玉”,再到“民玉”的演變過程,但是由于新中國建立后,玉器長期僅局限于工藝美術行業之內,加之當代玉器市場發展時間較短,未能形成面向社會公眾的玉雕評論機制。
近幾年來,當代玉器市場越來越熱,成交價格不斷創下新高,大師玉器成為收藏新寵,但種種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如當代玉器的文化及學術研究不足,批評體系缺失、不能有效引導創作和審美等,這些市場健康發展所必需的市場環節,成為困擾當代玉器的瓶頸問題。
經過在玉雕行業內部及收藏界等領域廣泛征求意見,中國上海玉石雕“神工獎”組委會決定聯合《收藏》雜志,在舉辦2012年“神工獎”的同時,推出“玉雕藝術評論家”與“玉雕藝術特約研究員”評選。當選的“玉雕藝術評論家”和“玉雕藝術特約研究員”將更好地承擔玉雕藝術理論研究、藝術評論、學術交流與文化傳播的責任和義務。9月,第五屆神工獎期間將公布評審結果。
據悉,首次評選工作,將采取各相關協會、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及有關單位共同提名推薦的辦法,力爭做到更廣泛的行業及社會征集。具備相關條件者,可于即日起在海派玉雕文化網下載報名表格,進行申報。長年從事玉文化理論和研究工作,有豐富的理論造詣、良好的職業操守與道德風范等,將是評選的主要參考條件。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清朝時期穆斯林的漫漫運玉之路
下一篇:逸聞:中國古代的玉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