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文章由“中國和田玉網·玉博客”欄目玉友“jmarecaj”整理編輯,感謝他對和田玉鑒定欄目岳工回答問題的精選整理。
在網站里的“在線鑒玉”中,所有的鑒定和評語都是岳蘊輝老師的。近幾周來已經看了近2500條,真是獲益非淺。這里將岳老師評語中的“妙語”做一集合,與大家分享?!?/p>
二、關于子料
這樣的一件玉件,玉質好顏色對比分明,又凝結了玉雕師傅的辛勤勞動,比一些“無德無才”的“垃圾子料”好的多。
子料在銷售時是不應該拋光的,拋光之后無法與普通磨光料區別。
這種留一處平面證明子料的方法,除非有特別的子料的皮色特征,一點“毛孔”是很容易偽造的。
子料“很講究皮色”恐怕是有一種誤導,隨著染色技術的傳播,恐怕今后看不到沒有“皮色“的子料或雕件了,皮色已經不再稀罕。
本來大多數子料就是沒有色皮的。近些年造假皮色的多了,沒有皮色的反而不正常了。
子料的造假也太容易了,而買子料的一些消費者也太天真了。
子料的品質也是多種多樣的,沒留下皮色等特征的子料.是很難判斷的。有人說能夠準確判斷出是否是籽料恐怕就是那種江湖上的“神仙”。
如果當做子料銷售,就不能破壞子料的皮殼和外形。
沒有看出有什么子料的特征,這樣的東西有什么必要追究是不是子料呢?
如果您對和田玉的知識了解很少,建議不要買什么“子料”。
并不是說子料就一定是好玉,大部分子料擺在街頭,無人問津。
通常,“子玉”確實無法判別是何時被從河床揀出來的,有時候甚至無法判別是不是從攪拌機里分選出來的。
攪拌機滾磨的技術掌握的好了,做出來的東西與自然的一樣。
子料如果失去子料的基本特征,與山料是無法區別的。所以加工、銷售子料雕件都要想方設法保留一些特征和證據。
子料去掉皮和形就沒有什么其他的“籽料的特征”了,子料和山料的來源是一樣的。
和田玉的子料造假和皮色造假已經是普遍現象了,這種顏色有些已經很牢固,與天然形成的無異。
目前假子料、假皮色確實很多,一部分玉石愛好者已經偏離收藏的主題了。玉石的質地,本色,精美的工藝是無法偽造的。
鑒定皮色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須由有經驗的人來判斷。就像是看過幾本醫學書是當不了醫生的道理一樣。
作為普通愛好者判斷皮色是否經過染色可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需要大量的正確經驗的積累,不是在這里可以說明白的。
比較簡易鑒別皮色真假的方法就是不斷的積累經驗,廣泛學習礦物學和物理化學的知識。科學是沒有捷徑的。
目前市面上子玉的皮色大多數是假的,對于判斷產狀沒有多大的幫助。判斷原料產狀需要多年經驗的學習和積累。
鑒定和田玉子料是很多玉石販子都很頭痛的事情。三言兩語學來的鑒別捷徑,可能是通往吃虧上當陷阱。
子玉上人工染色的紅皮子95%都不能溶解于酒精。如果溶解了,肯定是假色。
所謂的紅皮白玉子料多數都有染色,很多羊脂白玉也會染色,就像滿大街的美女都染頭發一樣,不染不夠時髦。
子料來自于山料,山料有的結構,子料里都有。
子料的玉料一般利用率比較高,很多會隨形雕刻,保留一點有用的皮色。大塊的子料一樣會切割開使用。
子料是經過自然精選的原料,銷售過程中又經過人工的精選,平均質量自然要高。但是收藏如果從“性價比”上來看,價格最貴的和炒作最厲害的肯定不是投資的最佳選擇。
喜歡子料是一個“高貴”的選擇,起點很高,價錢很貴。對于初學者來說需要學習的內容還很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子料是山料經過河流的沖刷、搬運、風化形成的卵石,密度不會有什么變化。
有些人炒作子料,編排了很多違反自然規律和常識的知識、故事,大家學習玉石知識的時候要注意辨別。
子料有一些好東西,但是不好的子料也很多。這么多的人迷信子料,商家肯定會借機炒作。
不管子料、山料,來源是一樣的,料子好就是好。至于有人喜歡子料,愿意出更高的價格,也沒有什么不合理的,個人的愛好沒有必要統一認識。
子料是玉石的卵石,是地形、地貌、地質作用的產物,所有有卵石的地方,如果上游有玉石礦,都可以出現子料。這一點在昆侖山沿線已經得到了驗證。
待續
(隨著本人對“在線鑒玉”的進一步學習,本“集萃”內容將不斷增加。)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岳工鑒玉妙語集萃(一)
下一篇:岳工鑒玉妙語集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