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金價格的一路走低使很多人開始將目光轉向玉器收藏,這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新手。因為是剛剛入門,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玉器,玉器鑒定書就成為了他們鑒別真假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然而,玉器的鑒定書是否真的可信呢?
一、 由于國家并沒有出臺具體的白玉分級標準,一些鑒定機構很多的時候都是憑借經驗和眼力對和田玉進行鑒定,由于機構不同、人員經驗也有所差異,鑒定的結果也因此并不完全相同。這種只憑經驗來進行鑒定的行為造成了市場上的混亂,有一些商家乘機混水摸魚,致使市場更加混亂。
新疆寶玉石協會副會長易爽庭說,由于沒有統一標準,現在的一些鑒定行都是按照自己的鑒別標準來進行鑒別,也就是說各有各的方法。為了打開銷售之路,要求質檢單位出具羊脂玉證書的商家也是比比皆是。部分質檢單位出于經濟利益的驅動,對這種要求也是給予滿足的。沒有國家標準就不能形成規范,也就有漏洞可尋。
二、鑒定機構對籽玉皮色的鑒定,基本不分皮色和糖色或者糖皮,不分假皮和真皮。這種情況雖然不涉及和田玉的真假問題,但對和田玉的價格影響卻是相當大。
三、鑒定檢測機構基本上都遵守不做產地特征鑒定這一規則,并明確規定鑒定證書不反映產狀或提供有關產地的暗示。按照岳蘊輝岳工的說法,產狀產地的鑒別沒有具體指標或參照物,玉石的一些產地特征是可以用人工制造出來的,這樣的話玉石的產地就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一結果讓很多消費者感到迷茫,就算是拿著證書還是分不清買的是新疆和田玉還是俄羅斯玉、青海玉,到底是籽玉還是山玉、山流水玉,所以有藏家說和田玉的水很深,沒有一定的鑒賞知識,絕不要下海。
四、關于國家修訂的GB/T16552-2003《珠寶玉石?名稱》和GB/T16553-2003《珠寶玉石?鑒定》標準只屬于推薦性標準,這樣就給鑒定機構留下很多寬松的鑒定方法,也就是說可以在這兩個標準中互相交流。在此機構可鑒定為白玉,而在彼機構就可能鑒定為羊脂玉。甚至有些鑒定機構濫出證書甚至出具假證書,在網上還可以查的到,在利益的背后這種做法,你能相信鑒定證書可信嗎?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對于鑒定證書,既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新手在購買玉器時,一定要選擇信譽好的商家,不可聽人隨意忽悠。喜歡和田玉的人,更要仔細了解、認真學習,切勿人云亦云。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古墓中玉器陪葬品揭秘
下一篇:和田玉不只是和田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