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這種神奇的石頭曾與中華傳統文化同呼吸、共患難,起伏跌宕數千年,好不容易迎來價值回歸期,卻遭“李鬼”滋擾。當下判定真偽如果僅憑玉質水靈透明,輕輕敲擊能發出清脆之聲,就會“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一種仿和田玉是產于阿富汗的質地純凈、白度很高的大理巖,這就是容易讓新手上當的阿富汗玉。阿富汗玉與漢白玉一樣,成分都是方解石。似玉的方解石有白、黃、綠等色,質地純凈,有的白方解石被滾磨成籽料的形狀,并做染色處理,冒充籽料,但硬度低得很。這種石頭還可以做成香爐、手鐲、擺件、掛件,蠱惑不懂玉的買家綽綽有余。
鑒別的方法是:阿富汗玉和漢白玉都是層狀結構和粒狀結構,油性差,顏色干白,缺少和田玉所特有的溫潤含蓄的光澤,硬度較低,且性脆,尖銳物一碰就可能碎落,因此建議買玉時帶塊玻璃,如是這類石頭,劃一下它就會掉一塊,甚至有時用指甲一劃也可見分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簡單的辦法,用點鹽酸往阿富汗玉或漢白玉上一滴就起泡。
有一種假和田玉是料器,就是玻璃器。玻璃器古有“藥玉”、“罐子玉”、“硝子玉”等名稱,主要成分是玻璃或琉璃。在和田玉價日益上揚的今天,有些不法商人摒棄了先人對料器的正確態度,以仿冒和田玉的料器騙人,并屢屢得手,良心盡失。
仿冒和田玉的料器一般為牌子、圓雕的人物或動物雕件,呈乳白色,外表近似和田玉,但透明度高,玉性差,缺乏溫潤縝密感,扣之也聽不到清越之聲;如用放大鏡觀察,會看到小氣泡。同時,料器因是澆注而成的,所以大都沒有雕琢的痕跡,局部刻畫也較為粗糙、呆板,文化內涵不足。
當今市場上還有一種玉粉制品,就是用磨成粉末狀的玉和石英壓制而成,外觀上近似和田玉,硬度也過得去,但缺少和田玉的天然結構。
還有一種假和田玉叫“卡瓦石”,也叫新疆的岫玉?!翱ㄍ呤笔鞘裁匆馑寄??多年前,這個詞曾被維吾爾族人用來指一種河床里產出的卵形蛇紋玉石。這種卵石顏色多樣,與和田玉的籽料類似,經常有皮色,表面很光滑,很像和田南瓜或者葫蘆的皮子。
鑒別方法是:“新疆岫玉”有多種顏色,外表上跟和田玉很相似,但即便是色白者表面也常有綠色斑點和綠色條紋,且質地相對較軟,用鋼刀一劃很容易劃出割痕;正因為質地較軟,“新疆岫玉”如果不經人工打磨,表面有無數坑坑點點。更重要的是,卡瓦石油性差,上手觸摸缺乏細膩感覺,且密度比和田玉略小,即同體積的和田玉感覺“壓手”,而卡瓦石感覺較輕——這是所有卡瓦石與和田玉的區別。
為了避免風險,玉友還是用溫潤含蓄、表里如一、聲音舒揚、縝密堅韌、裂不傷人五種屬性(“五德”)來衡量所選器物,或到正規的和口碑好的玉石店選購。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淺談玉器造型藝術與精美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