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消費者,買和田玉要對和田玉有正確的認識和消費觀念,可總有那么一些商家在誤導消費者。
日前,新疆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金銀珠寶監督檢驗所所長李新嶺公布了去年新疆玉器市場常出現的四句謊言。
“看這塊玉多白,這玉可是越白越好”
“這是新疆玉,價格當然高。”
“這可是塊籽料,可比山料好多了?!?br />
“看看這塊玉,可是有皮色的,價位不能便宜了”
下面,讓我們看看專家如何點評這些常掛在一些商家嘴上的誤導之言。
“玉石掛紅,價格連城”,“新疆出玉石,買玉看新疆”……這樣的話,消費者一定不陌生。因為,有些賣家會時不時把這些話“掛”出來。
有些話,聽聽就好,如果全當真,就可能上當。日前,新疆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金銀珠寶監督檢驗所所長李新嶺公布了去年新疆玉器市場常出現的四句謊言。
“看這塊玉多白,這玉可是越白越好”,有時,一些玉石銷售商會刻意向消費者夸大白玉中的“白”字。
一些剛入行的玉石買家很容易被商家誤導,最后,以“白”的程度作為判斷白玉價值的主要標準,掏了大價錢買到手的玉件,實際上不值那些錢。
專家點評:有些消費者買玉時一味求白,卻忽略了一個簡單的事,一個品質較好的玉件應該具備怎樣的“白”?
一般來說,要判斷白玉是否具有價值,必須要區分其色澤,比如說,瓷白和潤白都屬于白色,但瓷白色玉件的收藏價值會遜色于潤白色的玉件。
一個品質好的白玉玉件,講究色澤柔和,玉質溫潤,絕不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白”字來作為衡量價值標準。
“這是新疆玉,價格當然高。”這樣的話,有沒有聽玉器銷售人員提起過?其言下之意是說,新疆玉比青海玉、俄羅斯玉都要好,所以價格也會高。
專家點評:目前,市場上的玉石主要來自新疆、青海,以及俄羅斯。有些消費者信奉新疆玉,實際上并沒什么必要。玉石是按等級劃分,并非按照產地劃分,新疆玉有好玉,可是也有差強人意的玉。俄羅斯玉、青海玉都是如此。
如果消費者將三塊分別來自俄羅斯、青海、新疆的玉石放到一起,在品質類似的前提下,是沒有辦法根據產地的不同來比較高低的??梢?,消費者信產地,實際上只是給了賣家一個高價出售新疆玉的理由。
“這可是塊籽料,可比山料好多了?!?/b>賣家的這句話看似是在為消費者講述玉石的優劣辨別知識,可是,暗藏在這句話背后的,可能是一個引誘消費者掏腰包的陷阱。
專家點評:籽料與山料,并不意味著優品與劣品。把籽料比喻成金字塔,頂級籽料只不過是塔尖上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籽料只不過是塔底部那些售價低微的普通籽料。
在烏魯木齊的街頭,消費者可經??吹接行┯袷N售商以數十元一個的價格出售一些籽料玉石,這些玉石雖為籽料,品質卻較低。所以,消費者買玉不要只迷戀籽料,好的山料也具備較好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看看這塊玉,可是有皮色的,價位不能便宜了”。在一些玉石賣家的口中,皮色成了一種可用來給玉件增值的有效標簽。有皮色的玉真的就比沒有皮色的玉勝過一籌嗎?
專家點評: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業內對皮色的喜愛程度是比較淡的,甚至,面對一些帶有皮色的玉料,在雕刻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將其切除。但是近七八年,出現了一股對皮色喜愛的風氣,于是,帶有皮色的玉件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廣為接受。
當消費者為玉料的皮色傾心時,往往會忘記一個現實,有皮色的不一定是就是好玉。玉石在雕刻過程中,如果利用好皮色,會提高價值,否則,皮色的存在并沒什么太大的意義。單純為玉料的皮色而欣然埋單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
小編后記:
理智的消費者,不會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正確認識和田玉,不唯產地論,不唯子料論,不唯皮色論。和田玉需要理性消費,不要盲目的追捧籽料、產地、皮色,讓目光更多的關注于玉雕作品的玉質、工藝、藝術價值、文化內涵。提高對和田玉的鑒賞收藏品味,這樣才會在和田玉的收藏鑒賞之路越走越好!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白菜擺件賞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