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訪問韓國,韓國大廚準備了一缸又一缸的辣白菜,這是要習大大回國之后得吃多少肉才能補回來?韓國泡菜世界聞名,在玉友眼中,卻是格外關注韓料,對韓料也是又愛又恨、不知所措。韓料常用來冒充
和田玉,讓人防不勝防。小編以前也為大家簡單的區分過韓料和和田玉的區別,這次在論壇里看到有網友根據自己的經驗將韓料和和田玉進行辨識,這位玉友用生活中通俗的圖片來講解韓料特性,相比理論性的知識,更能讓人理解,因此將其整理出來。
1、首先韓料吃刀。
要區分韓料和和田玉,這一條可以列為重點第一條,韓料用鋼鋸條用力一劃,就能出現劃痕,這是最容易掌握的,也是實踐中最快分辨韓國料(及其他個別石料)最笨但是最實用最快見結果的辦法。韓料的硬度為5.5左右,和田玉硬度在6.5~7之間,兩者硬度差別大。很多玩家說不好意思用刀劃,或者店主不讓劃,碰到店主不讓劃的情況很好判斷:不讓劃說明店主態度有問題,或者是料有問題,可以不買。再說了,上好的和田玉籽料不怕劃。
像上圖中這種小鋸條在判斷和田玉和韓料的時候就可以派上大用場。
2、韓料有這特有的蠟質感
這是韓料不管怎樣都逃脫不掉的外部特性,遠遠望去都或多或少的有著半生不熟的蠟質感。拋光后的玉件尤為明顯,如果不好找到感覺,可以想一下平時用的蠟燭,韓料的蠟質感和蠟燭的那種感覺基本相似。
將蠟燭表面的那種感覺和拋光后的韓料的表面的蠟質感進行對比,就可以感覺到兩者的相似了。
3、韓料一般上手都飄輕。
相比和田籽料來說還是要輕,這個不能說是密度的原因,因為韓料的密度與和田玉的差距不大,這種差距對初級玩家來說可能還不是太明顯,但是對于長期把玩玉石的玉友來說有明顯差別,這也是為什么玩玉一定要上手的原因,只有自己親自把玩了純正和田籽料,體會到了和田籽料沉甸甸的墜手感,才能對比出韓料的輕飄感。
4、大多數韓料結構比較松散,打個比較通俗的比方,就想米酒的米粒的那種結構,不規則的白玉米粒,米粒還是不太熟的那種。很多韓料玉質拋光后玉質還算清,但只要打光看就會發現玉質都是散的。
5、韓料的價格與和田玉的差別大。根據市場價格進行對比判斷,總是認為自己可以撿漏的話只能“被撿漏”,韓料在新疆的市場價格算是二級價格,小佛類的只是50~80之間,白度高的可能會是一兩百,韓料手鐲白度高一點的可能是幾千,而和田玉籽料的價格,白度不錯干凈純凈的估計都是幾萬,而上好的和田玉手鐲幾十萬的價格都是正常的。
像這種韓料小佛價格便宜,雕工稍好一些的就會讓買家以為自己撿漏了,實則不然。其實只要稍微想想這其中懸殊的差價就知道不合理了,要么是料子有問題,要么就是產地有問題,三思之后肯定就能知道其中的貓膩了。
6、最后一點是最重要的,就是和田玉籽料具有一種生命力一般的晶瑩感和溫潤感,以上的幾點只能說是給經驗不足的玩家輔助的借鑒條件。在和田玉籽料玩家的眼里的韓料,可能只能算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一般有經驗的萬家都是以籽料特有的透閃石成分及產生的晶瑩度和溫潤度,來辨別其它玉料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和田籽料有著獨特的膠質感,但是膠質感并不能完全表達和田籽料的那種特征,膠質感只有晶瑩度沒有溫潤感。以生活中最實際的例子來感受和田籽料的晶瑩感和溫潤感,最貼切的就是小孩子吃的果凍。
通過果凍的膠質感可以感受到和田籽料的晶瑩度,但是真正的溫潤感還是要通過實物來進行感受。其實這種溫潤感還是通常所說的和田玉的脂粉,和田玉的脂粉也是通常大家玩玉的重點,就是和田玉的“根”。
建議初級玩家們,多花點心思和金錢買一個好一點的和田籽料質子,質子就是一個對比的范本。在把玩和田玉的時候多感受晶瑩感和溫潤度,在不同光線下觀察欣賞和田玉。等到有一天在看到其他玉料的時候就條件反射性覺得不對勁的時候,就證明已經打開了和田玉知識的大門。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天下玉揚州工
下一篇:玉器是中華文明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