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報玩玉群里很多朋友在討論薄意玉雕。大家對薄意玉雕的起源、工藝等爭論不休。帶著大家的問題,筆者特意走訪了中國玉雕大師,薄意玉雕的名家,瞿利軍先生。
問:薄意玉雕起源時間長嗎?
瞿利軍大師(以下簡稱瞿):薄意雕刻常見于田黃石的雕刻。因為“一兩田黃一兩金”,田黃原料太過珍貴,用薄意雕刻,在體現工藝美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節約了原料。由于效果非常好,在其它壽山石的雕刻中也廣泛采用薄意雕刻。而玉雕中開始使用薄意的時間并不長。
問:薄意玉雕對原料有什么要求?
瞿:一般來說,薄意玉雕對玉石的要求比其它玉雕形式要嚴格得多。采用薄意雕刻,原料的損失非常小,但正因為如此,原料檔次必須很高,白度、細度、油性等缺一不可,也只有這樣,玉石的質地和工藝才能相映生輝,相得益彰。通常,我們主要選用規整的方牌或圓牌。
問:薄意玉雕對工藝有什么講究?
瞿:薄意玉雕從嚴格的分類來說,應該屬于浮雕的一個分支。薄意是在玉石表面淺淺的一層做文章,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底張要平整,走線要穩定,所以任何一個合格的薄意玉雕工手,都必須經過長期的日積月累,絕不是一年兩年能達成的。從藝術角度來說,薄意玉雕大多取材于中國傳統文人畫,因此也必須具備很高的美術修養和繪畫基礎。
問:如何欣賞薄意玉雕作品?
瞿:通常的浮雕作品,立體感強,視覺效果清晰。而薄意玉雕更像是在玉石表面作畫。薄意玉雕一般比淺浮雕還要淺,所以第一眼看見薄意玉雕作品,它不會給你強烈的視覺沖擊。薄意玉雕更注重的是意境,作品通常有大面積的留白,無論山水、草木、亭臺還是人物,都有隱約之意。這不止要求欣賞者具備美術基礎,也要求有較高的傳統文化修養。文人雅士大多喜歡薄意玉雕作品,因為這是最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玉雕表現形式。而且薄意玉雕不扎手,很適合長期把玩和佩戴。
問:您如何看待現在玉雕行業中出現的電腦工?
瞿:從我個人的角度,我并不反對電腦工,雖然我自己的工作室從來不使用。時代在發展,工具、設備也在發展,如果我們現在還在使用腳蹬手拉的玉雕工具,那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可能也無法實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可能涌現這么多精美的作品。電腦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些中低端產品的成本,還能保證其達到起碼的工藝要求。不過電腦工一般在細節方面的處理都不到位,作品呆板呆滯,沒有精氣神。但就我個人來說,我的工作室不大,產量也很低,我希望我的產品每一件都是精品,所以我沒有使用電腦工。總體來說,手工的玉雕作品會比較貴,電腦工的相對會便宜,這方面沒有對錯,我只會建議收藏者量力而行。(周冶)
1、原料切片;
2、選擇合適牌坯;
3、牌坯整形;
4、第一稿;
5、底板、推層、磨刻,第二稿;
6、細工,第三稿;
7、打磨;
8、成品。
作品名《飲酒》,是取了陶淵明詩句的意境: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琢玉之道:靈動更須沉靜
下一篇:也說梅蘭竹菊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