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者,石之美者”,這是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給玉石下的定義。英國科學家、歷史學家李約瑟教授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曾經寫道,“對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特色之一。”不少人認為,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其文明的重要標志就是玉器。
源遠流長的玉文化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樣一種關系?這是中國玉文化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出的問題。查閱有關歷史資料,可以發現,“玉”在中國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沉淀。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漂亮石頭做成裝飾品,不僅用來打扮自己,還用來美化生活,這個看似簡單無心的舉動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琢玉已從制石行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其中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引人注目。
在我國,不僅開采玉石的時間久遠,而且玉礦分布地域極廣,蘊量豐富。根據《山海經》記載,中國產玉的地點有兩百余處。有些玉礦甚至經過了數千年的開采利用,至今仍被大量開采,為中國玉雕藝術的向前發展,提供源源不盡的原料。
中國古玉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影響深遠,玉和中華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藝術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它甚至影響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觀念和習俗以及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
“和田玉,揚州工”
“玉不琢,不成器?!弊鳛槲覈衿髦饕a區之一的揚州,琢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
揚州非遺專家管世俊告訴記者,“和田玉,揚州工”,已成玉器行業內及民眾中流傳很久的口碑。
記者了解到,揚州玉器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揚州高郵龍虬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玉璜、玉、玉管等,揚州琢玉工藝的歷史可追溯到5,300年以前?!?/p>
縱觀揚州玉雕藝術的發展,早在兩漢時期揚州玉雕已經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到了唐代,揚州玉雕開始拓展運用范圍,其中“雕欄玉戶”最為突出。管世俊告訴記者,在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唐代高僧東渡扶桑時,不僅從揚州帶去很多玉器,還有琢玉師傅隨行,這也為推進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而到了宋代時,揚州玉器開始向陳設品方向發展,不僅品種多樣,并且雕工精細。
在明初,揚州玉雕就有山子雕品種的制作,其特點是造型簡練,線條明快。而清中葉尤其是乾隆年間,揚州已經成為全國玉雕制作中心,“比如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青玉山子雕《大禹治水圖》以及《會昌九老圖》、《秋山行旅圖》等都是在揚州雕琢而成。”管世俊說。
到了近代,揚州玉雕人物、器皿、花卉、雀鳥、動物等品類齊全,技藝精湛,尤其是揚州山子雕獨樹一幟,多種技法融于一體形成獨特風格。陳列在中國工藝美術館的白玉《寶塔爐》、碧玉山《聚珍圖》、白玉《大千佛國圖》等珍品都出自揚州。
管世俊告訴記者,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揚州玉雕逐步形成渾厚、圓潤、儒雅、精巧、靈秀的地方特色,成為中國玉雕的主要流派,在中國玉雕發展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占有顯赫的位置?!?/p>
時至今日,玉雕仍然是揚州雕塑工藝品生產的主要品種之一,成為揚州“一項極為厚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揚州生產的玉器,多半來自揚州玉器廠——這個行業內目前唯一幸存的玉器生產國有企業。
黃玉把牌-漁舟唱晚(玉界臻品)
傳承與創新
在揚州,最讓揚州玉器廠工藝師馬振中自豪的是“我們是可以做全品類玉器的企業”。馬振中告訴記者,玉器廠成立已經有幾十年了,雖然企業在時代發展中幾經變遷,但在生產玉器的過程中,不僅繼承了傳統工藝的優秀部分,在創新方面也嘗試突破,“工藝的創新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創作理念,另一方面是雕刻工藝。前年我們廠里生產的一件玉壺,采用電腦雕刻機把壺把的轉軸孔雕出來,這是對傳統手持雕刻工具的創新,使鉆頭繞過壺嘴,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是雕刻工藝的創新。但一般我們更強調創作理念上的創新,比如這件產品,以前的設計師都是設計成不帶壺嘴或者壺嘴高度低于壺把轉軸高度的壺,但因為有了新工具,我們設計師的創作空間擴大了?!睂τ谟竦駱I而言,彌新的創意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據媒體報道,自2006年以來,隨著和田玉籽料的日漸枯竭,國家為保護環境,連續出臺相關政策,禁止大型挖掘機進入河床開采,和田玉籽料的產量便隨之大幅減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揚州市提出珍惜保護玉資源的口號。為了響應這一號召,2005年,玉器廠投資800萬元,在廠內建立了揚州玉器藝術館和玉文化展示中心。2010年,揚州玉器廠又投資1,200萬元,建成了揚州玉器博物館。
在揚州玉器博物館里,我們不僅能看到揚州玉器廠顧永駿、江春源、高毅進、薛春梅、沈建元等五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還能看到很多其他大師的作品。馬振中說,“玉器博物館樹在那里,其實就是各位工藝美術大師的文化藝術夢樹在那里。為什么沒在中國其他地方看到一座反映當地玉器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呢?除了揚州玉器本身能達到的藝術高度,也有揚州人骨子里對玉的那份愛,對傳統的珍愛,對傳承的責任感?!?/p>
玉本身就是一個特殊載體,在玉文化發展的歷史上,先后經歷了從“宗教文化”到“皇權文化”再到今天的“民俗文化”,不少人認為這是文化藝術始終依附著時代風尚而不斷衍生的結果,在滿足當代人們的精神追求、適應社會的同時,傳統中的一些東西會慢慢失去。
馬振中也同樣有著擔心,他告訴記者,“由于符合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現在玉飾品市場非常紅火,在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蘇州等地,一個把玩件價格可以賣到百萬元,相當于我們廠做出來的一個玉器擺件的價格了。玉飾品市場的紅火和高利潤自然會使當地從業者對傳統玉器品種創作熱情的缺失。近年,傳統玉器品種佳作不多,特別是傳統的花卉類、鳥類玉器很少見了。傳統的一些東西,丟了很容易,想去再找回來,就難了。”
但讓馬振中和他的同事們感到欣慰的是,“在揚州玉器廠,你可以看到很多玉雕傳統的保留?!瘪R振中告訴記者,“‘師古而不泥’、‘求新而不癡新’是每一個揚州玉器人的發展理念。”
糖白玉掛件-福滿堂(玉界臻品有售)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器鑒定避免四個收藏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