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早在商周時,便已形成了一個行業。幾千年文化熏陶,使得中國玉雕藝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到了明代,玉雕開始與詩詞、繪畫等傳統文人藝術結合,又因此平添了一份唯美典雅,充盈著文人雅趣。
現代的玉雕作品題材則更顯豐富,工藝水平也在精細工具的推動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好的玉雕作品更表現出以神統形,以意融形,形神結合乃至神超形越的藝術境界。
今天,小編就請大家來欣賞那些脫胎于詩詞的玉雕藝術作品:
題意出于元好問散曲《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驟雨過,似瓊珠亂,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整器糖色艷麗,雕工精細,很好的展現了雨打新荷的綺麗景色。蜻蜓棲于荷下,似在避雨,更為作品平添了幾分生動趣致。
下面兩件作品則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為題材,將畫面與人文傾訴有機融合,展現出了超凡脫俗的文人審美。
秋高氣爽,大雁北去,臨江松柏,瓦屋陋居,朗潤山水中,漁翁獨釣,配以雅淡白玉,更顯氣韻閑逸。背面鐫有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詩半闕: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中國的那些經典詩句,用于繪畫,成就了傳統繪畫藝術;用在玉雕創作中,又成了很好的人物、山水素材,更為玉雕作品的寓意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完美體現了中國風的古典美和韻律美。
題意出于初唐虞世南詩《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人以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身居高處,而非憑藉秋風。言外之意是品格高尚的人無需外在憑借,也能聲名遠揚。
最后,上一件獨粒墨玉青花籽料所雕琢的詩韻擺件鎮樓: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蓖蹙S《山居秋暝》生動描繪了秋日新雨過后的山間夜景。此件墨玉作品,亦取意于此。作品選用獨粒和田青花子料雕琢,玉質細膩油潤,玉色黑白分明。設計師隨形就勢,以左側略微凸出的部分雕琢峭壁山居,潺潺清泉。正中則明月高懸,夜鳥歸巢,蒼松遒勁兀立。明月清光之下,有隱士踏月而行。人與自然,在這一刻,完美相融。
古代詩詞,無疑是前人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其中的經典之作,更多方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人文思想與精神面貌。而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國人審美水平的提高,玉雕作品題材必將打破原有的窠臼,而中國古詩詞也必將成為未來玉雕創作的素材寶庫。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從制作工藝辨別古玉
下一篇:玉雕大師談收藏:和田玉那點事